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忻州>>正文
河曲法院多元共治化解涉农纠纷见实效
2025年11月22日 17时12分   忻州日报

“真没想到不到一个月就已拿回60万元欠款!”近日,在河曲县综治中心,拿到全额欠款的种植户张某难掩激动,向围观的乡亲分享着喜悦。

纠纷起底,60万元欠款背后的“双向困境”。张某是当地种植户,长年为县内养殖公司供应青贮饲料。2024年年底,双方签订200余万元青贮饲料收购合同,张某按约完成全部供货后,公司却仅支付部分款项,剩余60万元尾款久拖未付,多次催要无果后,张某想起县综治中心“高效解纷”的口碑,便带着材料找到综治中心的法院法官求助。

案情简单、证据充分,法官当日组织调解,仅用2天便促成双方和解:企业承诺一个月内付清尾款。然而,期限届满后,企业仍未履约。张某急得再次跑到综治中心:“不是我非要较真,实在是这笔钱关系着全家的种植投入。”

解心结,促履约。经深入调查,矛盾另有隐情——张某供应的部分青贮饲料存在残次品,企业负责人王某曾就此沟通,但张某未及时处理,企业便暂扣了尾款。首次调解时,法官以“合作共赢”为切入点,引导双方换位思考,王某念及农户不易本已松口,却因张某事后向其他农户传播“企业赖账”谣言,导致企业信誉受损、多笔合作搁浅,王某一气之下拒绝履约。

执行干警通知张某到法院,既严肃教育其不当言行,又以“诚信为本”“和为贵”的传统美德感化双方。张某意识到错误,主动向被影响的农户澄清道歉;王某见张某态度诚恳,当日便将60万元尾款打入张某账户。至此,这起“双向委屈”的纠纷彻底化解。

溯根源,防风险。案件办结后,法院并未止步于“结案”,而是开展“回头看”:分管执行的副院长带队回访张某,得知其因技术不熟练、抢收赶工导致青贮饲料质量不稳定;回访王某时,企业反馈残次品因营养流失影响饲料品质,间接降低了养殖效益。

针对问题症结,法院及时联合乡村振兴中心,安排农业技术人员为张某提供青贮饲料制作指导,帮助其有效降低了残次品率。

修关系,促共赢。技术提升后的张某,青贮饲料质优量稳,很快收到多家农企的长期合作邀约。王某也放下芥蒂,主动与张某续签长期收购协议:“现在有了技术和信誉双保障,合作更踏实。”

长效护航,法治赋能乡村治理提质增效。这起纠纷的成功化解,是河曲法院主动融入基层治理大格局的缩影。近年来,法院坚持“党委领导、多方协同”理念,建立“依法治理+源头预防+精准服务”工作机制:一方面,依托综治中心平台,将司法力量嵌入基层网格,实现纠纷“一站式受理、一揽子调处”;另一方面,针对涉农领域常见纠纷,联合农业、市场监管等部门开展常态化普法,从源头减少矛盾发生。(武亚荣)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