健康提醒
很多人认为骨质疏松不算是病,只要补些钙就能够预防。事实上,这种疾病发生过程几乎悄无声息,且全国半数以上老年人都会患病,危害重大。广东省第二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陈波指出,老年人群体中流传着“晚上不吃饭对身体健康有益”的观点,“这是极其错误的,老年人不吃晚餐会加速钙质的流失,增加骨质疏松症的发病率。”
女性发病率高于男性
陈波主任医师介绍,骨质疏松症通常被称为“沉默的杀手”,随着年龄的增长,其发生的概率越高。总体上说,女性的发生率高于男性,特别是女性绝经后,体内雌激素水平明显下降,引发内分泌紊乱,会导致一系列身体不适症状。同时,雌激素的减少降低了钙的吸收率与利用率,能使骨密度下降加快,所以更年期后的女性更易患骨质疏松症。
最新调查显示:全球有近三分之一的50岁以上女性受到骨质疏松症的威胁,但大部分女性在更年期后并没有重视对骨质疏松症的预防,约有75%患骨质疏松症的绝经后妇女没有及时诊治。
大多数骨质疏松症患者在早期没有症状,随着骨质的逐步流失而出现症状,到晚期大多数会出现全身关节疼痛,甚至稍有不慎受到磕碰便造成骨折。骨折是骨质疏松症的最大危害,也是老年人致残、致死最常见的原因。
“调查还显示,将近七成受访者从来没有做过骨密度检测。现在医院体检中心都可提供骨密度检测,建议45岁以上健康人群可以在体检时候检测一下骨密度,更准确把握自身骨骼强度情况。”陈波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