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使命重在担当实干铸就未来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在忻州广大干部群众中引发强烈反响(二)
2025年10月29日 17时33分   忻州日报

“十四五”时期打下了很好的基础,“十五五”时期是夯实基础、全面发力的关键时期。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回望“十四五”,展望“十五五”,更应只争朝夕、奋发进取,保持战略定力,增强必胜信心,积极识变应变求变,在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交出更为优异的答卷。

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一闭幕,繁峙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便把会场搬进车间,对照公报“先立后破”四字,回望五年历程:繁峙经济技术开发区曾借非煤矿山整合之痛,完成一次“静默换道”,把资源红利让位于制造红利;曾用“三化三制”手术刀,把“管委会”瘦身为“服务员”,让市场说话、企业打分;更把“三有”做成机制——“有人管事”是一支队伍下沉一线,“有钱办事”是财政授权支付秒批秒兑,“有权谋事”是3324项赋权一枚印章管到底。繁峙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会主任乔哲表示,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就是要把这份清醒保持下去,让“立”的底气更足——立足实体经济巩固制造业根基、依托科技创新培育新质生产力,让“破”的步调更稳——破除“唯GDP”论等陈旧观念、打通体制机制堵点,为“十五五”蓄势赋能。坚持把最难的事放在最前面,产业上不再追求“大而全”,而是转向“精而深”,让铸造产业回归工匠精神,让新能源扎根绿电土壤,让现代物流成为制造业的“贴身护卫”,让一杯黄酒带出“乡愁”经济;空间上不“摊大饼”只“蒸小笼”,把13.97平方公里切成若干“产业社区”,每一格都有龙头企业引领、中小企业跟进、创新平台相伴;机制上继续拆墙透绿——拆掉审批的高墙、融资的围墙、人才的玻璃墙,让要素自由流动、活力充分涌流。让“管委会+公司”双轮跑出土路、跑上高速;生态上先立“绿电”再立“园区”,风电、光伏、储能、微电网次第铺开,让碳账本变成发展红利。

身处新能源开发“黄金地带”的神池县,年风能有效时数为4927小时,是山西乃至全国内陆地区风力资源较好的地区之一,同时年日照时数2816.7小时,太阳能资源也十分丰富。截至“十四五”中后期,神池县已建成新能源项目145.04万千瓦,其中,风电项目113万千瓦,光伏项目19.04万千瓦,储能项目10万千瓦,生物质热电联产项目3万千瓦。该县持续加强对新能源产业发展规划布局,推动形成风、光、生物质多能互补,发、输、储、用一体发展的开发建设格局。神池县发改局局长宫向舜表示,深入学习、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精神,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主动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按照神池县委“13653”发展布局,聚焦工业产业,用足用好“以旧换新”“以大换小”等一揽子增量政策,有序开展老旧风电场更新工作。发挥技改资金杠杆效应,大力推动“智能+”技改,加快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改造,全面提升产业竞争力。加速新能源产业发展壮大,依托神池绿色资源优势和装机比较优势,围绕“双百万千瓦绿色能源基地县”目标,推动“风光储”一体化发展,稳步发展新型储能,提升电力保供输送能力,持续巩固绿色能源全省领先优势。

地处晋西北的偏关县是黄河中游强烈侵蚀区和国家级生态脆弱区,水资源短缺,严重制约经济社会发展。“十四五”期间,偏关县实施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工程,提升了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依托水保综合治理项目,建成大中型淤地坝132座,形成了新的水保生态治理格局。同时严格落实水资源刚性约束,完成了县域节水型社会达标建设任务。偏关县政协副主席、水利局局长梁晓光表示,“十五五”期间,偏关县坚持“节水优先、空间均衡、系统治理、两手发力”的治水思路,重点提升城乡供水和工农业生产用水保障水平,构建县级水网。通过对中小河流综合治理、山洪沟坡面流治理提档升级,增强洪涝灾害防御能力。全面实施水源涵养及水土流失治理,改善水生态环境。完善水资源刚性约束制度,严格落实“四水四定”,强化节水约束性指标管理。建设县域水安全保障体系,坚持立足全局、节水优先、绿色生态、系统治理、两手发力、技术创新,为全县高质量发展提供水安全保障和支撑。

(任逢春 原杰 郑志东 胡波)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