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专题2024>>文化中国行>>正文
文化中国行丨春节申遗成功 文成太公祭和浦江板凳龙成为代表性内容
2024年12月06日 10时10分   中国蓝新闻

北京时间12月4日晚,我国申报的“春节—中国人庆祝传统新年的社会实践”,正式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省文成县的刘氏家族“太公祭春祭”和浦江县的板凳龙,分别以宗族祭礼活动代表性社区之一和新年庙会、社火、灯会代表之一被列入其中。今天的《文化中国行》,一起走进文成和浦江。

文成县刘氏家族“太公祭春祭”每年大年二十九至正月初一举行,至今已延续五百余年,以刘氏先祖刘伯温为祭祀对象。春祭中,入庙、巡城、花灯等内容依次上演,在民俗表演中传承崇文、重礼、尚智的家风。据了解,太公祭已于2011年入选第三批国家级非遗代表性名录,成为中国活态存续的家祭样本。

文成县文广旅体局非遗中心主任 郑文清:保留祖辈这种比较好的记忆,以激励我们当代人家族和睦、团结、上进。我们首先确保太公祭项目的传承,做好保护工作,继续以太公祭为核心,扩大刘伯温文化的影响力。

作为浦江传统过年民俗,板凳龙每年都会在檀溪镇潘周家村、黄宅镇下店村等地亮相。板凳龙由成百上千节板凳串联而成,集书法、剪纸等艺术和扎制编糊工艺为一体,融入杂技、舞蹈等,保留了我国浙中和江南沿海一带的传统民间文化,祈求风调雨顺、国泰民安,其历史可追溯至唐朝。2006年,浦江板凳龙入选首批国家级非遗。

来源:中国蓝新闻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