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市政协委员、民盟盟员、代县政协副主席王粉梅提出:当前,积极应对农村老龄化,建设系统融合、形式多样、便利可及、协同高效的农村养老服务机构成为了广大农村居民高度关注的热点问题。
王粉梅委员认为,我市农村养老服务机构仍以敬老院和日间照料中心为主,在覆盖人群、保障水平、服务功能等多个方面依然存在诸多短板:一是农村老龄人口占比高,敬老院覆盖面窄;二是受体制所限,公办敬老院床位闲置率偏高;三是受机制所限,敬老院未能与农村日间照料中心实现功能衔接。因此,敬老院亟需打破机制限制,延伸服务半径,拓展服务功能,与日间照料中心优势互补、融合发展,形成服务闭环。
为此,王粉梅委员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打破政策壁垒,推动敬老院转型。按照因地制宜、特困优先的原则,满足更多农村老人住养服务需求。二是打破体制壁垒,引进民间资本参与农村区域养老服务中心运营管理。三是打破机制壁垒,实现农村区域养老服务功能向下延伸。根据服务区域内老龄人口数量、服务需求、地域特点等,拓展区域养老服务中心的服务功能,不断提升农村老人的幸福感、安全感和获得感。 (本报记者 张林泉)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