忻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财政经济委员会主任委员 崔少华
忻州市第五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审查了市人民政府提出的《关于忻州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以及忻州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市人大财政经济委员会在对计划报告和草案初审的基础上,根据代表审议意见作了进一步审查。现将审查结果报告如下。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2021年,全市上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西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目标要求,扎实做好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全市经济呈现稳中加固、稳中向好态势。工业增长韧劲十足,重大投资密集启动,产城融合纵深推进,产业转型态势强劲,改革创新红利普惠,生态建设不断加强,民生改善有力有效,社会大局和谐稳定, 实现了“十四五”良好开局。
同时也要清醒看到,我市结构性体制性素质性矛盾依然存在,产业发展质量不高,创新能力整体不足,新兴产业尚在起步,小微企业困难较多,能耗“双控”压力较大,城镇发展总体滞后,民生保障还有短板。对于这些困难和问题,要坚持改革创新,综合谋划,精准施策,努力加以解决。
财政经济委员会认为,市人民政府提出的计划报告和2022年计划草案,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中央、省委决策部署,符合市委五届二次全会暨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符合我市经济社会发展实际,年度计划与“十四五”规划、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忻州片区)发展规划纲要相衔接,主要指标和工作安排总体可行。建议本次大会批准市政府提出的《关于忻州市202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批准忻州市202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
财政经济委员会同时建议,在2022年计划执行中,要按照市委经济工作总体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创新推进“336”战略布局,以太忻一体化经济区建设为牵引,着力推动产业转型、乡村振兴、产城融合、改革创新、生态建设、民生改善六大重点领域全面突破,打造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新优势、新动能,加快建设开放发展前沿城市。要做深做实工作矩阵,将项目建设作为第一支撑,集中力量抓投资、上项目。要持续推进产业转型升级,切实加大技改力度,大力实施科技创新,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要用足用好中央和省、市政策,切实强化要素保障;深入挖掘消费潜力,强力推进乡村振兴,努力实现经济总量增长和质量提升。要进一步优化营商环境,依法平等保护各类市场主体合法权益,帮助企业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要用情用力保障和改善民生,高质量办好教育、医疗、养老等民生实事,坚决兜住兜牢民生底线。要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推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促进经济社会发展全面绿色转型。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