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频道>>阅读>>正文
用日常笔墨书写当代传奇——读陈彦的小说《喜剧》
吴义勤
2021年08月10日 17时03分   忻州日报·文化旅游周刊

近年来,陈彦的长篇小说《装台》《主角》,以朴素手法讲述典型“中国故事”,描摹生活和人物本身的丰富与浑厚,表现了现实主义文学的魅力。其新近出版的“戏剧三部曲”收官之作《喜剧》(作家出版社)既延续前两部长篇绵密、坚实的现实主义风格,又以更强的故事性和更深沉的当下思考引人注目。小说通过“喜剧”这一既传统又现代的戏剧形式,关联广阔时代生活和不同人群,塑造了贺少天、贺加贝、潘银莲、南大寿、万大莲、贺火炬等各具特色的典型形象,并对当代人的文化心理和情感结构展开书写。

《喜剧》是一部兼具戏剧性与日常性的小说。一方面,小说叙事严谨,人物和故事情节充满传奇性,注重通过语言、动作刻画人物,揭示人物在特定情境下的心理情感状态,尤其对人物内心的矛盾冲突有丰富细致的刻画。贺少天是闻名遐迩的“大艺术家”,贺加贝、贺火炬兄弟虽然比不上父亲,但也是广有影响的丑角演员。贺加贝跌宕的命运、贺氏父子的绝活等,都具有不同程度的传奇性。作者通过巧合、突转等艺术手法,使小说的戏剧性和传奇性不断得到强化。另一方面,《喜剧》又注重呈现戏剧性背后的日常性,避免因人物事件的传奇而造成不真实感。陈彦将笔墨集中于描写平凡人物的现实人生,注重在平淡的日常生活情景中展现人物的命运,揭示人物内心世界。

小说以饱满、厚重、细腻的笔触叙述当今现实:通过人物的生活故事,写戏曲在当下现实中的变化;通过喜剧艺人所关联的广阔城乡和广泛人群,写当下社会生活的鲜活真实面貌;通过人物之间的爱情、亲情、友情等,写当下中国人的伦理道德和心理情感状况。当然,陈彦并不满足仅仅对日常真实感的还原,他试图凭借超越日常、超越经验性的现实描述,进入另一个境界。比如,贺少天寄托了作家对喜剧的本性思考,小说通过他,从艺术角度证明戏剧要契合时代变迁中的中国人审美趣味;潘银莲则体现作者对喜剧的观照,小说通过她,从现实生活方面证明喜剧要贴近中国人的生活现实和道德经验。无论生活如何变迁,喜剧如何变革,都要守持艺术之根。

《喜剧》是一部具有现实主义思想力量的小说。陈彦描写贺氏喜剧的兴衰沉浮,通过阐明编剧、演员与观众之间的关系,揭示喜剧与时代、与具体历史情境之间的关系,展现喜剧的多种实践形态与内涵,表达对喜剧及其关联的现实生活和人性的深入思考。寓庄于谐,是《喜剧》的基本手法,引发笑声,也带来思考,使小说贯穿着向上生长、向下探源的执着不息的精神力量。

《喜剧》并没有沉溺于人物的心理、情感,而是由内心向外延伸、辐射,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借助“人同此心,心同此理”的力量,带领观众感受人物所处的情境,读来很有代入感。此外,小说也没有单纯聚焦艺人的生活和情感世界,而还通过喜剧这一艺术门类和丑角行当,容纳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和丰富的思想文化内涵。如此叙述,不仅有共情,更多了一份沉静和通透。作者既对其个体心理情感、生活命运热切关注,又在他们身上发掘出更丰富的东西——人性、情感等,由此在社会现实与时代生活、心理结构与情感结构之间建立呼应和联系。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