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频道>>阅读>>正文
点赞世间的温情和美丽
——读季羡林《我爱天下一切狗》
2021年03月22日 11时28分   忻州日报·文化旅游周刊

《我爱天下一切狗》是著名作家季羡林回忆往昔、讴歌人间的真情之作。全书辑录的42篇散文,既有对童年生活的绵绵追溯,也有对遍访异国他乡的真诚记录,同时亦不乏对万物生灵的满腔挚爱。

童年的记忆总是令人难以忘怀,在《我的童年》一文中,季羡林讲述了自己心酸的过往。当年由于家境贫困,年仅六岁的他就跟着叔父到外地四处漂泊,这样的经历让年幼的季羡林一天天变得懂事起来。困苦中他发愤读书,终于通过自己的努力,得以去往更广阔的学术天地尽情驰骋。回顾这段岁月,季羡林深情地说,他希望把自己童年的遭遇都写下来,以此鼓舞今天的孩子,让他们“从中得到一点启发、从中悟出一些有用的东西”。

“人生一世,草木一秋。”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是选择坚强,还是选择妥协,一切就在于我们自己的态度。《夜来香花开的时候》以睹物思人的手法,通过对一朵朵夜来香悠然绽放时的动人描写,歌咏了王妈坚毅顽强的品格,展现了一个普通乡下妇女自强不息、乐观向上的精神风貌。王妈身上那种简单淳朴的气质,给季羡林留下了深刻印象:“我永远忘不了这两只有着鲜红裂口的手!她有自己的感情,自己的脾气,这些都充分表示出一个北方农民的固执与倔强。”季羡林从王妈坎坷的一生中洞悉到了许多东西,正如他在书中所言:“现在我的眼前更亮,我认识了怎样叫人生,怎样叫命运。”这些可贵的精神品质,在苍穹间闪烁着熠熠光辉,时时激励着季羡林去做一个纯粹的人,一个道德高尚的人。

作为一代国学大师,季羡林对人世间始终寄寓着深厚的情意。无论曾经遭遇怎样的悲苦,饱尝怎样的辛酸,他都能坚强面对,在豁达中报之以歌。《两个乞丐》一文便讲述了季羡林在幼年时用自己微薄之力,热心救助两个老年乞丐的暖心之举。他说:“我心里说不出是什么滋味:怜悯、喜爱、同情、好奇混搅在一起,最终得到的是极大的欣慰。虽然饿着肚子,也觉得其乐无穷了。”真情的告白彰显出季羡林宽厚博大的济世情怀,读来不免让人动容。

季羡林认为,万物皆有灵性。在《一条老狗》中,他以朴实的文笔,饱蘸凝重深邃的笔墨,追忆了自家乡下养的一条狗。当年,远在乡下的母亲在孤寂中悄然离世,陪伴她多年的老狗在那一刻仿佛也体会到了人间真情的可贵,它不忍在失去女主人后再失去小主人的温暖——当季羡林要离开故土的时候,这只狗百般怜爱地亲吻着他的裤脚,温顺地摇着尾巴。面对这份人与狗之间的珍贵情感,季羡林“一下子泪流满面”。多年后,当他再次回想起那一幕,仍旧情难抑止:“我从来不信什么轮回转生,但是,我现在宁愿信上一次。我已经九十岁了,来日苦短了。等到我离开这个世界以后,我会在天上或者地下什么地方与母亲相会,趴在她脚下的仍然是这一条老狗。”

“岁月不居,时节如流。”季老对天下苍生的关爱,自始至终都是那么热情洋溢,那么炙烈如火。无独有偶,在《加德满都的狗》一文里,季羡林又一次写到了狗。那些奔跑在尼泊尔街头的各类犬,再次唤醒了他当年的记忆,母亲、老狗、故乡重新清晰地浮现在眼前。于是他铺开稿纸,满怀激动地写道:“从此,我爱天下一切狗。”这句爱的宣言饱含缱绻的感激、拳拳的眷恋,既令作者泪目感怀,也让读者怦然心动。人间大爱,是真的能历经风雨,跨越千山万水,亘久地激荡于心的。

季羡林在《我爱天下一切狗》中所要表达的,是对人性的歌颂,对真情的点赞。如果要道出他对这个温情时代最由衷的感激,那么他在《我的家》中写下的一句话,或许能够代表其心声:“人间毕竟是温暖的,生活毕竟是‘美丽的’。”(刘昌宇)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