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月照梨花白,数点墨痕新。时光荏苒,积淀岁月的硕果,在李霖散文集《回眸》成书之际,满是艰辛跋涉的喜悦与真情的感动。惟父母之恩,存师友之谊,以善为念,以情为本,流淌于《回眸》的字里行间,在真情的表露中尽展作者的才华和求索。
雪域高原的神秘与粗犷,是圣洁灵魂的休憩之地;九曲涛声的激荡与回响,是至真人性的漫溯之源;风雅秀容的才情与汗滴,是灵智采撷的本色之歌。或着白衣诊治病患,行天使之职;或伏案挥洒,遣诗情于素笺淡墨。深宵露立,几度迢迢河汉凝思;行旅山川,多少感怀惊喜倾注笔端!作者李霖以真情为本色,毫无矫揉造作地抒写性灵,挖掘人性深处的真善美,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对自然人生的领悟,于是就有了这部令人感动的散文集——《回眸》。在清香满溢的梨花丛中,捕捉飘然而至的空旷禅意;在星空静谧的拉萨河畔,感受波光荡起的心湖涟漪;在丽江柔软的音乐声中,体验超脱浮世俗尘的人间风情……所有这一切,无不展现出作者浓浓的真情色彩。散文最大的特色在于“真”,以“真”为基础,善与美如孪生姐妹,相携而至。福克纳曾说“把狂欢和爱情放在文字里是明智的,因为它们别无所居”,本书正是践行这种理念的真实写照。
栖居于红尘里,或鲜衣怒马,或布衣芒鞋,不过都是生活的表象,追求内在心灵的完美,才是至高境界的体现。李霖在山水风物中领悟顺其自然的大道,在茶烟袅袅中探求空明澄净的禅意,在经典名作中解读文化的教义,这既是本书的一个重要特征,更是其对自身的真实再现。在思想王国里缔造一个自由的空间,追逐与探索是作者永恒的主题。
在物质文明高度发达的今天,物欲的追求成了多数人的重心所在。当代人太有必要充实自我的精神世界了,一本书、一杯茶、一首乐曲,往往便能触动灵魂的震颤。李霖是一个充满诗情画意的人,广泛的兴趣、灵动的思维,让她的文字满是诗意的铺排。雅风阵阵,暗香盈怀,读来自有一种唯美的愉悦感。
柳丝陌头,渐有春意萌动。春天是万物复苏的季节,更是孕育新生命的起点。俄罗斯文学批评家阿·博恰洛夫曾指出:“艺术中的新东西,并不永远是生活里的新东西,但永远都是对生活的新认识。”的确,《回眸》中许多内容都是人们所常道的,如亲情、友情、爱情,如回忆故乡、解读经典、行旅纪事等等,但就是这些稔熟的题材,作者在相隔一段时间后再写出时,总会对生活产生一种新认知,对人生获得一种新领悟。如此,朝花夕拾也能呈现给读者焕然一新的感觉,一样的烟水,迥异的时空。
待寒冷的冬季结束,便又到了梨花盛开的时候。漫山层林之中,似轻纱覆盖,如云絮飘动,淡淡的清香溢满山谷。穿过洁白的梨花丛,涌动的是滚滚的生命春潮。自歌谁答,天风漫远!遵作者嘱,细细拜读书稿后写下数语感触,权作后跋。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