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频道>>文化>>正文
五台山僧人抗日
2025年09月06日 16时23分  

在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五台山僧人出人出力出钱,献粮献枪献策,为边区创建、军区各机关提供办公地点和活动场所,“佛国”五台山成为抗日健儿的安全隐蔽所、交通站和活动基地。在僧人中,有的保护和营救过抗日干部,有的为八路军提供过情报,还有的参加了八路军“破戒”杀敌。五台山僧众成为统一战线的一支可靠力量,为开辟以五台山为中心的晋东北和晋察冀抗日根据地作出特殊贡献,树起了我国宗教界的抗日典范。

五台山僧人向来有“出家不出国”的名言。1938年4月,五台山佛教救国同盟会正式成立,台怀镇48座青庙、21座黄庙的各族僧侣共1200人参加了“佛救会”。在“佛救会”的组织下,五台山18岁至35岁的青年僧人成立了抗日自卫队,为八路军站岗放哨,掩护抗日干部群众,打击日军。

八路军总部及115师刚进入五台山地区,僧众就为八路军驻扎提供了衣食住用等各方面的便利条件,解决了部队初到高寒地区面临的物资匮乏和生存危机。在驻地八路军帮助下,五台山青黄两庙僧众组织了五台山动委会,发动和组织僧众投入抗日救国斗争。五台山“佛救会”成立不久,就将五台山青黄两庙18岁至35岁的480多名僧人迅速组织起来,分批参加了牺盟会开办的抗日救亡集训班。慈荫、成宣等一批爱国进步僧人参加了自卫队、武工队和区小队等抗日武装。在五台六区抗日自卫队领导下,僧人自卫队扛着刀枪操练,日夜站岗放哨,为八路军送情报,配合八路军游击队多次袭击日军,成为一支活跃在五台山地区的特殊抗日武装。

1938年8月16日,日军第一次侵入五台山。“佛救会”接到情报后,当即派分队长慈荫带领100余名僧人自卫队员,配合八路军在金阁岭、蛇沟梁一带伏击敌人。他们利用居高临下的有利地形,滚动巨石砸向敌群,打得300多名日军丢盔卸甲。同年秋,日军集中兵力、兵分多路,扬言“荡平五台山”。在粉碎日军围攻五台山阴谋的两个月中,五台山僧人为八路军提供给养,配合根据地军民开展了反“蚕食”、反“扫荡”斗争。他们除了与当地民兵一起运用地雷战、麻雀战、围困战、伏击战等战术打击日军外,还利用长矛、大刀、棍棒等武器,以精湛的武功配合八路军主力部队和游击队多次成功袭击日军,胜利粉碎了日军的围攻。1940年8月,八路军在华北地区发动“百团大战”。僧人抗日自卫队配合八路军某部4团和19团在五台山地区对日军开展围攻战。在攻打少军梁、回龙梁日军碉堡的战斗中,僧人抗日自卫队员在八路军掩护下,把带有辣椒、石灰粉的手榴弹投入少军梁碉堡,全歼敌军。

五台山成立抗日自卫队后队伍不断发展壮大,枪支弹药严重短缺。镇海寺喇嘛打开章嘉活佛的两处密洞,取出步枪160支、驳壳枪100支、马枪30支、冲锋枪8支、迫击炮1门等,装备了晋察冀二分区部队和五台山抗日自卫队。

抗战时期,五台山僧众特别是中上层僧侣,冒着生命危险多次从敌人的刀枪下保护和营救抗日军民。青庙僧会会长然秀、金阁寺中空法师、明月池住持能成法师、尊胜寺住持含岩、知客含礼等不顾个人安危,利用佛士身份,与敌人进行公开斗争。含岩和含礼在抗日战争最困难的1941年至1942年,经常冒着生命危险化装穿过日军封锁线,给八路军和抗日干部送粮、送菜,保护边区和五台县抗日干部郑印皇、郑希贤、金明、王洪税等30多人。殊像寺是台怀地区火场村地下党秘密活动的掩蔽所。寺内僧人经常为抗日干部站岗放哨、传送情报。寺内青年僧人圣先走出庙门参加了八路军,在一次战斗中壮烈牺牲。当时年仅十多岁的小和尚圣忠,在师父仁慧和尚的指点下,经常到寺外递送情报。

抗战期间,慈荫、照廉、悟全、索静、怡寿、海如、常珍、含坚等40多名和尚、喇嘛,毅然脱掉袈裟扛起枪参加了八路军,被编入晋察冀二分区四团,人称“和尚连”。他们随部队参加大小战斗数百次,多人在战斗中英勇献身。慈荫等爱国僧人数次负伤,一直坚持到抗战胜利。据新中国成立后统计,五台山僧人从军从政后担任地师级以上干部的就有20多人。

策划:宫爱文 白雪萍

文字:郭剑峰

图片:宫爱文、白炜明提供

设计:范琛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