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文化频道>>文化>>正文
邂逅山西之古建乾坤
2025年09月17日 08时27分   忻州日报·文化旅游周刊

山西不仅有历史,还是黄河文明的发源地、华夏民族的根脉所在。此外,山西也是出神话的地方,女娲造人、伏羲画卦、精卫填海、神农尝百草……山西是我时时牵挂的故土,于是我也沿着表里山河的肌理由北到南走了一遍。

中国古代往往会把寺观建筑尽量藏于深山幽僻之地,如忻州佛光寺,在深山里孤零零地等待了千余年,才迎来了它的天命人——梁思成夫妇。这样的天下至宝,相信世代前来瞻仰供奉的人很多,但无人识得。忻州南禅寺、隰县小西天、长治崇庆寺等,都是由于“藏得深”才“存到今”;而朔州佛宫寺和大同华严寺则因地处平原,大部分建筑被战争损毁。

在寺观建筑选址方面,古人很善于“借势”,即借助大自然的山形地貌。如佛光寺就是顺山形建在一块巨大的山岩基上,所以历经千年不倒。隰县小西天建在幽静的凤凰山上,下面有泉河,鱼戏水、鸟啼花,不但景美,还能藏风,使小西天悬塑得以完好保存。古人说“天下名山僧占多”,其实不是僧占了名山,是因为名山有了僧,才使周围山水草木更加雅致、清幽。如果仔细留意,就会发现寺观内外的树木往往长得非常茂盛,如广胜寺的两棵唐柏,躯干自然神奇地扭向相反方向,令人一见便心生欢喜。古人还会把寺观建于就近最高的山顶,如乡村的老君庙、龙王庙,晋城玉皇庙、临汾广胜寺也建于山巅。

除了“借势”,古人还善于“借意”,因古建多为木质结构,易引起火灾,所以在建筑物上设置厌胜之物,以使房屋不受火灾侵害,如南禅寺,就在屋脊两端装饰鸱吻。但古人绝不完全依赖这种“意念防火”,早在几千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发明了利用不可燃物质做防火涂层来减少火灾伤害的办法,即在木梁木柱外涂一层防火燃料。甚至新石器时代的大地湾文化中,就发现木柱上涂抹胶结构材料用以“防火”。

资料显示,从我国历史上总结的第一部木结构建筑手册《木经》到《营造法式》,对雀寺宏伟的斗拱和深远的出檐,就知道木构工艺早在千年前就被祖先运用得炉火纯青。

我常常震撼于古人伟大的智慧,大到万古观瞻的应县木塔不用一根钉子的精湛神奇,小到南禅寺最早的“百叶窗”,三角形窗条最大程度纳入室外光线,也醉心于净土寺殿内藻井及天官楼阁的造型美观、构思繁复,杰出的艺术水准不可思议地展现在每个细微之处,令人叹为观止。(安艳芳)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