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繁峙县安信科技有限公司制壳车间内,工人正在进行喷涂作业。 记者 宫清华摄
本报讯 (记者杨峰雷)初冬时节的繁峙经济技术开发区依然一派热火朝天的景象,忻州启盛铝业有限公司年产15万吨再生铝合金锭及压延产品建设项目正抓紧时间建设,整体项目建成后每年可产铝杆10万吨、脱氧铝锭2万吨、铝合金锭3万吨,进一步延伸壮大铝产业链。与此同时,山西紫金黄金产业有限公司黄金深加工项目也在紧张施工,该项目建成后将进一步增加黄金产业附加值,丰富黄金产品。
自“繁峙铸造”被列为忻州市首批市级重点专业镇以来,繁峙县坚持以高端、绿色、智能为发展目标,发挥铸造产业基础优势和独特资源禀赋,优化产业布局,引导要素向新质生产力汇聚,吸引更多铸造产业链上下游企业集聚,推动“黑(铁)、白(铝)、黄(金)”产业提质降本增效,实现“一镇带一方、一方促全盘”的集群发展。目前,繁峙铸造专业镇共有市场主体121户,其中黑色铸造企业30户、黄金企业6户、再生铝企业3户、铸造链上企业82户。
推动“双招双引”,加强校企合作。繁峙县主动适应新质生产力发展要求,因势利导,围绕招引补链、创新强链、配套延链,聚焦产业链上、中、下游,积极开展“政府+链主企业+产业园”招商,推动更多上下游关联配套企业落地,积极开展招商活动20余次。该县与山西省铸造学会、太原理工大学建立合作关系,聘请省铸造学会编制《繁峙铸造专业镇发展规划(2023年-2035年)》,全力推动“黑、白、黄”三条铸造全产业链协调发展。同时与12家优质职业技能培训机构确立合作关系,培训铸造行业从业人员80人,新增技能人才50人;创新提出“县编企用”工作思路,引进“双一流”高校硕士研究生驻企服务,目前已成功为华茂、中兴等企业引进急需紧缺人才8名。
注重培育主体,打造特色品牌。繁峙县集中政策、资源打造一批产业链链主、链核企业,忻州华茂特钢股份有限公司被纳为新材料产业链主企业,并荣登2023年度全国智能制造优秀场景名单;忻州南苑铝业有限公司被纳为铝镁精深加工产业链核企业;山西中兴铸业集团有限公司被纳为新材料产业链核企业;山西紫金黄金产业有限公司新组建了黄金产品深加工和黄金珍宝贸易全资子公司,形成了集采矿、选矿、冶炼、加铸、饰品、营销于一体的黄金全产业链发展新格局。该县重点打造“华茂智能球墨铸管”“中兴大智铸造壳体”“荣安智能体育器材”等地方特色品牌。
强化要素保障,优化营商环境。繁峙县构建了实时跟踪、动态闭环、完整高效的“13210”项目全周期服务体系,为重大项目提供全面的项目评估和指导服务,确保重大项目的可行性、合规性和可持续性。坚持靠前精准服务企业、服务项目,为项目提供从签约开工到投产达效的“十包”全覆盖服务,即包项目落地、包政策宣传、包手续办理、包要素保障、包安全生产、包法律服务、包入库入统、包达产达效、包党建指导、包问题解决,以精细化服务全面提升营商环境软实力。
坚持技术创新,推进绿色发展。繁峙县委、县政府邀请各方专家为企业技改提供各种服务,工信和科技局、发改局等县直部门积极对接上级部门,帮助企业争取各类政策和资金,帮助企业纾困解难,加快推进产业绿色转型,加强污染集中治理,促进产业循环链接,推动资源高效综合利用。
聚企成链,集链成势。从传统优势中寻找转型突破口的繁峙铸造产业,已经成为推动全县高质量发展的主引擎,在经济大潮中逐浪而行,行稳致远。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