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在宁武县,说起谷璐,不少人都会竖起大拇指,她在街头摆摊把书法写进日常的情景被市民津津乐道。
走进谷璐家,就能感受到一股文化气息,“家里的字幅都是我们姐妹三人手写的。”谷璐说。
墨香启梦 童心启蒙
谷璐从4岁开始练毛笔字,起初是爷爷耐心引导,让她慢慢沉下心来练字,每当她写出一个好字,爷爷就会在她旁边给予鼓励、称赞,这份认可帮她积累了自信,也让书法从“任务”变成了“习惯”。爷爷常说“练字如修心,要耐住性子”,她默默记在心里,日复一日坚持,从不懈怠。在练字之余,谷璐还读《四书五经》,学唐诗宋词。“写书法常常要落款题诗,多读书才能懂文字里的意思。”这个习惯,不仅滋养了谷璐的文学素养,更让她的书法作品多了一份文化厚度。
高中毕业时,谷璐坚定地选择了西北师范大学的书法学专业。大学期间,她在美术学院书法文化研究院系统学习了篆书、隶书、楷书、行书、草书、篆刻等书法课程,也涉猎了国画、水彩画、白描等美术领域,专业功底更加扎实。她还获得了西北师范大学“优秀学生干部”荣誉和综合奖学金。在全国大学生“笔尖上的飞花令”活动中获一等奖,书法作品《春江花月夜》获校级“校园文化艺术节”三等奖,入选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百卉含英全国高校大书法作品”展览。她积极努力学习书法技艺,被吸收为甘肃省青年书法家协会会员,并加入了甘肃省大学生书画联盟。
教书育人 弘扬文化
每年寒暑假,谷璐都会在街上摆摊写书法,有时还会拉上妹妹一起。她支起一张小桌,桌上摆放着笔墨纸砚,还有亲手制作的书法团扇、书签等文创产品,市井的烟火气与书法的雅致相互交融,让传统艺术以更鲜活的姿态走进了百姓寻常生活。不少人专门寻着小摊来求一副手写春联,“还是手写的春联更有年味,比印刷体有温度。”
“书法不只能写在纸上,万物皆可书法!”谷璐能在自家窗户玻璃上“搞创作”,还为小轿车书写车贴。她还精心制作了书签、手提袋、钥匙扣、扇子摆台、相框摆台等书法文创产品,让笔墨在不同生活场景中传递温度。谷璐摆摊手写春联的故事,还一度登上了微博热搜。评论区有人这样说,“她那么美,那么闪耀,就像人群中的一束光一样。”
2023年秋,大学毕业的谷璐在连云港一所高中担任书法教师,她以师者身份弘扬书法之美。教学之余,她仍坚持每日练字。“学习书法是很孤独的,但其中的乐趣只有自己能体会,在笔墨的世界里遨游,静心而快乐。”谷璐十分享受练字的每分每秒,在她看来,每一次提笔都是对笔画的调整、对结构的优化,都是独一无二的收获。
家风浸润 奔赴山海
谷璐的爷爷带领她走进书法世界,“路子正,笔法正,人就正”是爷孙俩写字做人的信条。
为了让更多人直观感受书法创作过程,谷璐还创办了自己的视频号,取名“咕噜的书法小屋”,分享街头摆摊创作的片段,或是在家进行书法创作的日常。书法创作的路上,唯有“热爱”才能坚持,“总要热爱点什么,做自己热爱的事,这才是自己喜欢的生活方式,才是自己想成为的人。”谷璐这样说。
谷璐以笔为媒,与墨相伴,用最朴素的方式,书写青春,传承文脉。她的故事像宣纸上的墨香,清淡却持久,不仅照亮了自己的生活,也让更多人在快节奏的当下,停下脚步,感受书法带来的平静与温暖。(刘强)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