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选我当代表,我当代表为人民。”这不是一句空话,而是岢岚县宋家沟村党支部书记、第十四届省人大代表游存明扎根基层24年如一日的真实写照。今年62岁的他,依然步履不停、奔走一线,用实干诠释人大代表为人民的深厚情怀。

游存明在接受记者采访
政策传基层,法治入民心
“好政策不能只躺在文件里,得走进老百姓的心坎里。”这是游存明常挂在嘴边的话。他坚持把宣传党的方针政策和法律法规作为自己的重要职责,不仅自己带头学深悟透,更想方设法让群众听得懂、用得上。
每年3月和5月,他都在村里组织政策宣讲活动,围绕养老、医保等惠民政策和《民法典》《土地管理法》等实用法律,用乡亲熟悉的乡音乡语讲解分析。谁家遇到宅基地纠纷、土地承包问题,都乐意找“游代表”聊一聊。几年来,他累计开展宣讲20多场,发放资料上千份,接受的咨询更是不计其数,真正让政策法规走进宋家沟村百姓家。
制度植沃土,民主聚合力
作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层实践者,游存明始终充满自信与热情。他在人代会上认真审议、踊跃发言,把基层的声音带上去,让乡亲知道“代表是为大家说话的”。
他主动利用镇村代表联络站,定期向选民汇报履职情况,组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进农村”“板凳议事”“院落座谈”等活动,让村民亲身参与村庄建设、产业发展的讨论和决策。“咱们的制度好在能让老百姓真正做主。”游存明说道。
脚底沾泥土,真心换民心
“当代表,脚底就得沾泥。”为了摸清群众的“急难愁盼”,游存明一有空就走家串户,坐在炕头听民声,蹲在地头看实情。住房、饮水、厕所改造、庭院经济、养老就业……群众关心什么,他就调研什么;问题出在哪里,他的脚步就走到哪里。
针对农村基础设施薄弱的问题,他呼吁加大投入,推动吴家岔道路开工建设、大棚园区水电配套完善;着眼长远发展,他提出推动农文旅融合发展的建议,引来北京夏初集团来当地种植有机果蔬和菌菇,带动50多名村民就近就业,村集体年增收20余万元。
实干作表率,振兴带头人
游存明不仅是人大代表,更是当了24年的村党支部书记,双重身份就有双份责任。他积极为引进的企业提供服务支撑,推动宋家沟成功打造为全国乡村振兴示范村、4A级景区;他主动结对帮扶困难户,通过介绍工作、扶持产业,帮他们稳定增收。
在他和乡亲的共同努力下,今日的宋家沟村容整洁、产业兴旺、乡风和谐,成了一张亮丽的乡村振兴“名片”。但游存明前进的脚步从未停止,他说:“代表履职永远在路上,只要群众需要,我就一直在。”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