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文明·点滴
2017年06月30日 11时58分   忻州在线·忻州日报

冯 清

文明,是千里大堤一点点累积,只有一沙石一沙石的凝聚,才有前不见头后不见尾的壮丽;文明,是春蚕吐丝一缕缕的环绕,只有一丝丝坚持,才有破茧而出见光明的辉煌。

文明是一个不起眼的字眼,却蕴含着无穷的力量。它往往就在我们的生活中,往往就在我们一点一滴的行为举止中。泱泱文明古国,曾几何时,雄伟的烽火古垣、气吞山河的长城成了国内游客的留言板,“某某到此一游”之类留言层出不穷。更令人尴尬的是,在票选“最糟糕观光客”时,中国游客居然“榜上有名”。究其原因,是公众意识淡薄,不顾及公众利益及社会影响。

也许是公交车上为老人让座的那份自然,或者是粗蛮地挤上车后的那一脸幸灾乐祸;也许是跟在行人后拾起留有余温的空杯,扔入垃圾桶后的一脸坦然,或者是在大街上随手扔出一团纸巾的那份“轻松自在”。举手投足之间,我们的习惯、素质乃至道德品质,一次次被折射放大,展现出一个人的品格及公德。

挥舞“文明”,可以让擎天巨树轰然倒地;驱动“文明”,贪婪可以剥下一只猛虎的皮;“文明”的烟囟里翻滚出污浊的废气,“文明”的车间里排放着污水;“文明”的嘴因为小小的摩擦相互谩骂,而“文明”的手脚会裹挟着肮脏的言语,推搡踢打,这就是一些人的“文明”,他们引以为傲的“文明”。如今,“创城”使这些“文明”已离我们越来越远。

守望文明,就像守望我们精神家园的那轮皎皎明月,让其大放光芒,正如一位表演艺术家所言:“光亮多一些,我们身边黑暗就会少一些。”(作者为忻州创奇学校高(对6)班学生)

(责任编辑:籍俊霞)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