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2014专题>>扶贫攻坚>>正文
【脱贫攻坚一线行】来自首都的第一书记
2017年04月14日 10时22分   忻州在线·忻州日报

本报记者 张玉峰 通讯员 李永春 乔伟

走进村民贾建忠的鸡舍,里面干净整洁,设施齐全,就是看不到一点鸡的影子。这是怎么回事呢?繁峙县县城西北7公里处的上西庄村第一书记樊一什,给我们从头道来。

眼前的第一书记,二十多岁的年轻人,脸上还未脱稚气,从去年9月6日来到这里。他说:“我是国家体育总局机关服务局的一名普通干部,踏上这片土地,我的心就和农村贫困同胞紧紧拴在了一起。第一书记要做资源的整合者,充分发挥派出单位和自身的桥梁纽带作用,通过引才、引智,让专业人办专业事,嫁接各类优质资源助力村民脱贫致富。”

上西庄村全村有耕地450余亩,人口126户305人,尚有29户92人未脱贫。樊一什大学毕业后考入机关,自小在北京长大,对农村很陌生,学的又是体育管理,对农村经济也是外行。他说:“年轻不代表自己想要干好工作的决心轻,年轻不代表自己履职尽责的担子轻。”

他认为,最重要的是要以人民群众的满意度和获得感为最终目标,通过大量时间入户调查,明白了好的脱贫规划应当是“一村一品”,因地制宜、量身打造,这样才是对农村生态的最大保护和对扶贫工作的最大尊重。

目标明确了,但靠自己身单力薄,如何在短短的两年任期内有所作为?他想到了利用好北京的资源,来帮助乡亲们快点脱贫。

不懂农村经济,就俯下身子虚心学。他回到北京,深入农村,利用周末时间来到门头沟山区的北京益农缘生态农业专业合作社学习、考察,请董事长寇红艳这位全国农村科技致富女能手,来山西繁峙上西庄村帮助乡亲脱贫。

樊一什说:“寇大姐,为了让山西的乡亲脱贫,我抱定您的粗腿了,您一定要帮帮我!”他的真诚和热情打动了寇红艳,她决定不仅要自己帮,还要带着专家来。

2016年12月25至26日,北京市农广校门头沟区分校常务副校长王玉树,北京市劳动模范、门头沟区政协委员寇红艳等专家,驱车4小时来到国家体育总局定点扶贫村上西庄村,重点围绕合作社成立等内容开展为期2天的考察和培训工作,意在为村民更新知识、转变观念。在繁城镇领导的带领下,他们先后参观了贫困户贾建忠的鸡场和村民耿秀娥的果园。寇红艳建议利用贾建忠鸡舍打造生态循环农业养殖基地,建议耿秀娥打造观光农业采摘园,增加收入。在繁城镇政府会议室,寇红艳进行了题为《标新立异,共创致富未来》的授课培训。虽然只有短短2个小时的时间,但是到场的80多人认真聆听、仔细记录,纷纷表示收获颇丰。授课结束后,在樊一什的召集下,寇红艳与上西庄村、西庄村、赵庄村、三祝村、东峪村的村干部、产业大户、贫困户代表就合作社成立相关事宜进行了沟通座谈。

他们回京后,经过反复讨论和论证,决定针对繁峙县山村资源特点,帮助农民开发农业休闲观光、生态散养柴鸡、食用菌培育等脱贫项目。今年3月10日,京晋农缘生态专业合作社在繁峙揭牌成立,来自北京的寇红艳担任了董事长。仪式上,她为合作社成员代表耿秀娥等3人颁发了证书,并描绘了合作社今后立足本地特色农业产品、面向首都市场专业化、科学化、规范化、规模化发展的美好蓝图。

北京市农业广播电视学校校长朱启酒在揭牌仪式之后作了题为“农民如何走上致富路”的专题授课,不仅将技能需求普及在基层一线,也将脱贫致富的思路想法根植到了群众的脑海中。

北京市门头沟区社区学院院长李明智表示要针对老区群众缺技术、缺方法、缺设备、缺胆量的问题,给予全面帮扶,扶持示范户,带动精准扶贫户,推动产业发展。

村民贾建忠为脱贫致富,开办养鸡场历尽艰辛,前几年亏得快要倾家荡产,只留下鸡舍了。他说,遇上了北京来的村第一书记小樊、合作社的寇大姐,还有这些农业专家,有这么多朋友帮助,我太高兴了,决心打起精神,跟随合作社办好鸡场脱贫致富。

村里的妇女干部张春连说,在刚刚过去的“三八妇女节”,樊书记请来北京手工艺制作名师,为我村及周边村妇女进行了手工艺培训,人人动手,成果喜人。目前正在与县妇联对接,成立我村的“巧娘工作室”,妇女也要积极向上干事业。

最后,樊一什说,目前为上西庄村规划的项目,目的是发挥示范引领作用,以点带面,最终实现全村整体生活水平的提升。他马上要利用清明假期,带干部和村民到北京考察去了。

(责任编辑:籍俊霞)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