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2014专题>>扶贫攻坚>>正文
兼职“ 猪倌”的“ 第一书记”
2017年01月19日 12时01分   忻州在线·忻州日报

——记忻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扶贫工作队长张尚富
本报记者 赫在荣

张尚富(中)与村民在一起

身着迷彩服,脚蹬防水靴,头戴草帽,满手老茧,一年驻村320天,精准扶贫“第一书记”张尚富已经深深融入到当地老百姓的心中。

与蛇为邻,与鼠为伴,一心只为扶贫谋

张尚富是忻州市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的职工,他从2008年始先后在宁武县、定襄县农村下乡扶贫,所到之处受到老百姓的交口称赞。2015年他又被单位选派到宁武县余庄乡担任马营村、苗庄村的扶贫工作队队长,马营村第一书记。

从入村的第一天起,他便一头扎到百姓中间。清晨,闻鸡即起,穿上当年在部队时的那身作训服,拄着大棍攀走在余庄村的大小山头上,他要向大山问计,为父老乡亲寻求脱贫致富的方向。晚上,他逐户登门走访,倾听群众脱贫致富的心声。经过3个月多层次调研,结合苗庄石山多土层薄的实际,老张认定苗庄应走以种促养、以农业种植合作社带动养殖合作社的养殖致富之路。方案确定后,他便带领群众立即着手实施:由从村民手中流转的200亩土地为依托,成立了苗庄村种植专业合作社;将村北一条土沟整理,盖了猪舍,引进黑毛家猪50头,挂牌成立了由精准扶贫户参与的苗庄村专业养殖合作社。种植合作社用农家肥种植的山药、甜菜、苜蓿等作物,作为养殖场黑毛家猪的饲料,种养结合,两轮齐转。

当初张尚富进村后,村“两委”班子考虑他是市来的干部,决定让他住到条件较好点的老年活动室,他拒绝了。老张竟选择了一间紧挨养殖场、已被村民废弃30年的烂房子。他的理由是:养殖场紧邻宁白公路,容易被盗,他要保证猪的安全;养殖场饲养的全是生态猪,他要监督猪食的绝对绿色环保。

这所房子的后墙上有两个碗口大的窟窿,雨天,雨水便灌进来,从房中央穿堂而过,外面下大雨,屋顶下”小雨”。晚上就寝后,拉煤车山摇地动般从窗前不断奔驰而过,炕板石被震得哗哗作响,房顶上塑料彩条布上的老鼠便开始嬉戏打闹,那尖利的叫声和沙沙的奔跑声挺闹心的。开始时他也睡不着,后来也就适应了。

一个雨夜,老张起床后看到地面砖头缝里有个闪闪发光的东西。啊!是一条毒蛇。这条蛇在灯光下窜出来了,足有一米五长,蛇在地下举头盯着老张,坐在炕上的老张看着这个不速之客,四目相对非常瘆人。他慢慢把门打开,蛇才窜出了院子。不久,又有一条梨花蛇在老张的窗台下晒太阳,从此他养成了一个习惯,睡觉前总要把被子抖一抖,就怕毒蛇藏在被窝里。

由于苗庄村扶贫路子对、推进快、效果好,往日无人问津的小村也一下子出名了,附近乡镇、县市的观摩团不断来余庄参观学习。去年9月末,五台县9名精准扶贫第一书记来到苗庄,走进老张的“寒窑”,看着锅台上还未清洗的饭碗,再环顾四下,带队的路海元一下子满眼泪水抱住老张,是震撼?是酸楚?是心痛?还是感动?此刻,老张也哭得像个孩子。

百姓是天,百姓是地,百姓疾苦装心间

夏天,他早上4点半起床,5点到种植合作社的田里锄地拔草,7点吃早饭,白天带村民到合作社的田地劳动,晚上回来记出勤(年终发报酬)、写下乡日记,一天下来筋疲力尽。一天,他正与村主任杨文清商量村事,突然两眼一黑,天旋地转。醒来时发现自己躺在宁武县医院的病房里。人们告诉他,是120车把他紧急送来的。医生的诊断结论:劳累过度!按照医嘱,他至少住院一周,但第3天,万事缠身的张书记死磨硬缠说服医生,带着输液瓶出院了。

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农事停当后,张尚富又开始帮助缺乏劳力的农户,张家三天李家四日,日程排得满满的。遇上县里、市里开会,张书记还得向老百姓请假。

正是在和老百姓田间地头的爬摸滚打中,拉近了他与百姓的关系。过去村民有事也不敢和他说,半年下来,村民们和老张都成了好朋友,吃顿好饭都要请上他。乡亲们有什么掏心窝子的话都想和张书记聊聊,就连孩子上学、家人看病、种什么、养什么,都得“请示”张书记。

为便于工作,他买了台能拉东西的电动车作为代步工具。马营交通不便,老张的电动车成了便民车,有急事,给老张拨个电话随叫随到。马营村66岁的五保户白来存,冠心病、糖尿病、高血压等多病缠身,每次发病,老汉首先想到的是“第一书记”,一打电话张书记立马赶到,将老人送进医院,出院时再接回家。住院期间他还自掏腰包到病房给老人送吃送喝送钱。过年了送白面、送猪头、送馒头,冬天,他用电动车给老人拉炭。一次白老汉从医院回来,张尚富不放心第二天打早去看望。老人睡在炕头,炕边上的裤子湿漉漉的,张尚富知道又是尿裤子了。他拿起裤子想给洗一洗,被老人拦住了,张尚富便拿着裤子在火炉上一直为老人烤干。老白从炕上爬起来:“兄弟,你比我娘老子还亲我!”老汉泪眼汪汪,“我现在没亲人了,你就是我的亲人,这辈子报答不了你了,下辈子吧。”从此二人以弟兄相称,张尚富一口一个“白哥”,叫得可亲啦。说起来,白来存也是村里的老上访户,自张尚富入村并与其“结了亲”,老白再也没上访过。马营村93岁的刘香娃,儿女不在身边,日子过得孤苦,房子被一场大火烧光,张书记酬集资金为她盖了一间彩钢房,想给她办个低保,但老人是“黑户”,无法办理,张尚富用电动车把老太太接到派出所,户口手续办妥后又把她送回家。

2015年张尚富看望贫困户、病残户自掏腰包1.1万元,2016年又掏了7000多元。

暖了乡亲,冷了家人,男儿有泪无处弹

农民的儿子张尚富最同情农村病残人员和五保户,去年八月十五,他没回家,而是召集两村的残疾人、五保户、贫困户,自掏腰包2100元举办中秋宴,宰了一只羊,买了猪肉、鸡蛋、蘑菇、月饼、西瓜和各种蔬菜,坐了五大桌,吃着美味菜肴,个个眉开眼笑。真个是吃了五桌饭,温暖两村人!

中秋节回不去,过春节也很紧张。去年腊月二十九是除夕,老张看望完贫困户回家后已是腊月二十八的晚上,次日早上对联还没贴,就直奔定襄县看望他曾经包村的贫困户去了,返回家时已是中午,妻子满眼泪花对他说:“尚富,咱们离婚吧!”他一下子瘫坐在沙发上,一句话也说不出来,除夕这顿饭一家人谁也没有心思吃。还是乖巧的女儿打了圆场:“妈妈,爸爸心里装着那么多的贫苦百姓,为他们做好事也是给咱家积德哩,你就原谅了他吧!”

去年10月,确定精准扶贫户的关键时期,张尚富年逾八旬的父母先后住进了医院。老人给他打电话说住院的钱也花完了,不想住医院了。挂了电话,张尚富立即赶赴偏关县医院,陪护在老人身边。整个中午,两村村民打来的电话此起彼伏。目睹了这一切,本来对儿子挺有怨气的二老发话了:“三子,真不知道你这么忙,赶紧回去吧,我们再寻别人照料吧。”当晚他又连夜赶回苗庄。

去年,老张作为全市精准扶贫第一书记的代表,在多地巡回演讲,被村民称为“好心人”的张尚富说到这段“不孝”经历时,当着几百听众的面,泪水打湿了讲桌。

对于未来,,老张信心百倍,他说苗庄养殖专业合作社要扩大规模,建第二养殖场,存栏数由现在的50头增加到300头,并将产下的小猪仔无偿送给有劳动能力的贫困户。去年底合作社出栏的生态猪已被客户以每斤30元的高价抢订一空,据此推算,每户只要养好一头生态猪,收入就有三至四千元。他还准备在村里新盖20间小二楼,一楼开黑毛猪肉熟食加工厂、二楼办农家乐饭店,让村民参与其中,增加收入,早日脱贫致富,向党报喜。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