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全体村民,大家好,今天告诉大家一个振奋人心的好消息,经过一年的共同努力,我们村脱贫攻坚取得可喜的成绩,全村贫困户2014年年底登记在册的53户、145人,经过村‘两委’和村民代表共同测定核实,今年底已减少为3户、8人。”12月25日一大早,原平市南白乡龙王堂村村委会的高音喇叭中,村党支部书记张润才向全村村民宣布了一年脱贫攻坚的战况。
龙王堂村地处原平市与定襄县交界处的山沟里,全村156户、392人,耕种着952亩土地,所有土地全部是旱地,最大的一块7亩,最小的3分,平均每块地只有7分大。十年九旱,年年歉收。经过2014年正式登记,全村共有53户、145人被列为贫困户,龙王堂也被原平市列入贫困村的行列。
山西省“十三五”计划正式公布以来,决定全省所有贫困户在2018年全面脱贫,龙王堂村“两委”领导在乡党委领到这个任务后,感到肩上担子沉重,压力不小。经过反复调查研究,多次召开村民代表会征求意见,最后形成决议,充分发挥龙王堂现有的优势,以外出务工为辅,以毛驴、谷子、绒山羊的特色种养为主,全面冲击脱贫攻坚,力争一年初见成效,走出贫困村行列,向党和政府及全体村民交上满意的答卷。
虽然如今原平全市种植业已基本实现农业机械化,可是龙王堂村却由于其特殊原因,不适宜机械的应用。他们仍然把毛驴作为主要耕畜拉禾送粪、耕地下种。而毛驴如今除了田间耕作外,还多了另外一个功能,那就是驴肉日渐值钱。在村党支部的引导下,村里如今养着80多头毛驴,基本全是母驴,母驴温顺、力气大,除了田间耕作外,每年可以生个小驴驹,而一头刚过满月的小驴驹市场价就能卖5000到6000元,母驴生了小驴后既不影响田间耕作,又不影响第二年怀孕。就这样,在村党支部的引导下,毛驴的优势被龙王堂村发现并不断壮大,他们每年可出售驴驹50多头,而且所生的母驴挑好的留下,为今后壮大毛驴养殖奠定了基础。毛驴逐渐成为该村特色养殖的支柱产业。村党支部还组织村民在农闲时轮流到山坡上放驴,既不影响干其它农活,又能让驴儿吃饱吃好。
要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种植业的传统绝对不能丢,但龙王堂村的贫瘠土地该怎样种,又怎样充分发挥其在脱贫攻坚中的作用却成为村支书张润才头脑中思考的一件大事,他走定襄、访五台,看看别人家的旱地如何种。他发现如果谷子种得好,收入仍然可观。于是他动员村“两委”干部带头种谷,并且引进“晋谷”系列优种,采用旱作栽培技术,请来市农委技术人员授课,全村今年谷子种植面积突破450亩,也就是说全村一半土地全部种上谷子。由于村民种谷有经验、会作务,谷子长势非常好,平均亩产达到570斤,按每斤2.1元的市场价计算,每亩纯收入超过1000元,而张润才家的20亩谷子就收入2万多元。眼下,他们正在进一步总结谷子的生产经验,并与石鼓农产品开发有限公司取得联系,争取把全村打造成公司的谷子生产基地,种出优种谷、品牌谷,让谷子为村民持续增收做贡献。
龙王堂山多坡广,当然也是养羊的天然牧场。村党支部便号召有条件的农户养羊,以产优质羊绒的绒山羊为首选,村集体在羊圈用地、信用贷款等方面予以支持,协助解决。目前全村已有6户农民养羊上千只,成为村里的富裕户。(曹申义)
(责任编辑:籍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