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为了让农村贫困人口“看得起病、看得好病、看得上病”,今年以来,神池县加强统筹协调,加强资源整合力度,采取力度更大、针对性更强、作用更直接的健康扶贫举措,保障农村贫困人口享有基本医疗卫生服务,防止因病致贫、因病返贫。
一是减轻农村贫困人口医疗负担。对参加新农合的个人缴费部分给予财政补贴,提高政策范围内住院费用报销比例,加大对大病保险的支持力度。优化统筹补偿方案,使住院费用报销比例达到75%以上,普通门诊报销比例达到80%,大额慢性病门诊补偿比例达到70%。二是全县各医疗机构均设立“一站式”综合服务窗口。对住院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及医疗保障扶贫对象全覆盖实行“先诊疗后付费”制度。免除医疗保障扶贫对象在县内新农合定点医院普通门诊挂号费。将农村贫困人口全部纳入重特大疾病医疗救助范围。三是对患大病和慢性病的农村贫困人口实行分类救治。截至目前,慢性病建档人数278人,重大疾病建档人数378人。四是组织开展健康扶贫“五个一”活动。由50名工作人员组成三个健康扶贫“五个一”活动医疗小分队,分乡包片、入村进户开展疾病筛查活动。共服务患者676人次,出具健康处方477份,签订服务协议2650份,为2650名患者留有亲情号码。五是加强贫困农村医疗卫生基础设施建设。投资684万元,新建103所村卫生室,使得贫困村村卫生室实现全覆盖。六是进一步深化贫困地区公立医院改革。先行探索制定绩效工资总量核定办法,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七是与山大二院、太钢总院、阳煤集团医院、市人民医院建立了对口帮扶协作关系;县中医院与市中医院建立对口帮扶协作关系;县人民医院、县中医院分别与全县十所乡镇卫生院建立医联体及对口帮扶关系。使得全县常见病、多发病、部分危急重症的诊疗能力显著提高。(刘雪峰)
(责任编辑:籍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