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今年以来,保德县坚持“横向到边、纵向到底,不漏一户、不掉一人”原则,采取“四项措施”,推动干部下乡驻村扶贫工作落到实处。
深入调查摸底,选准帮扶对象。按照“一户一对策,一户一帮扶”的原则,重点将有一定生产能力和创业增收愿望的贫困户确定为帮扶对象,建立贫困户民情档案,详细记录贫困家庭的基本情况、致贫原因、帮扶意向、帮扶目标等情况,通过致富能人帮带、农业产业政策扶持等对贫困户实行“一户一网页”动态管理,有效激发群众脱贫致富的信心和内生动力。
实行上下联动,构建帮扶网络。全县140多个机关事业单位和驻保企业与158个建档立卡贫困村结对,帮助制订贫困户创业增收发展计划,为结对村提供资金、人才、项目、信息等方面支持。同时,深入推进“干部下乡驻村”工作,组织党员干部开展“五送五解”活动,即送观念,破解思想守旧难题;送技术,破解无力致富难题;送项目,破解致富无门难题;送岗位,破解劳动就业难题;送资金,破解生活困难难题。
发展特色产业,搭建帮扶平台。针对结对村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环境恶劣等问题,把贫困群众的干劲聚焦到依靠创业致富、依靠勤劳致富、依靠产业致富、依靠科技致富上来,通过“劳动力转移、科技技能培训”中心、十万亩红枣基地、万座大棚基地,深入开展“联动共创”活动,大力发展以“两红”产业为主的特色干果业、以大棚蔬菜为主的高效种植业、以设施养殖为主的草畜产业,加大劳务创收力度,为结对村群众脱贫致富奠定坚实基础。
强化考核激励,提高帮扶实效。建立督查点评机制,将贫困群众帮扶工作作为党员干部公开承诺的主要内容,并以领导点评、群众评议、业绩公示等方式,督促帮扶单位和党员干部认真履诺践诺。同时,县委采取工作抽查、责任倒查、结对户评议、专项考察等方式,对下乡帮扶情况进行督查考核,考核结果作为机关单位评先树优、党员干部提拔使用的重要依据。(高正光)
(责任编辑:籍俊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