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字号,一个充满诗意的词汇,一个富含历史文化的称谓,一个具有品牌价值的标志,同时也是一个常说常新的话题。省商务厅日前印发《“三晋老字号”认定管理规范(试行)》,消息发出,引发全社会极大关注。认定条件包括:品牌创立50年(含)以上,历史传承脉络清晰,拥有注册商标所有权或使用权,具有中华民族特色和鲜明的山西地域文化特征,具有较高的历史价值和文化价值。因此,让“三晋老字号”焕发新光彩,再次成为人们的热议。
习近平总书记今年5月在山西视察时强调:“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我省下发专门文件,开展“三晋老字号”认定工作,充分体现了对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视,是落实“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的具体行动。经过审查鉴别、专家审查、认定公示、异议复核、做出决定、注册存档等环节,最终对通过认定的“三晋老字号”,要由省商务厅颁发牌匾和证书,并优先向商务部推荐申报为“中华老字号”。
产品具有竞争力,质量合格是前提,质量过硬是根本,靠的是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人优我“特”,乃至标准化生产、市场化管理、品牌化营销,而最高境界则是具有历史底蕴和文化含量。现在物质极大丰富,人们购物要选择品牌,吃饭不满足于吃好,也不止于吃营养,而且要吃出文化。何以满足?老字号无不具备,无疑是一个选择。所以,我省开展“三晋老字号”认定工作,固然是为了保护老字号品牌、发掘其商业价值、推动老字号走向振兴和创新发展,但传承老字号品牌特有的传统文化也是题中之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山西视察时还深刻指出:“让旅游成为人们感悟中华文化、增强文化自信的过程。”牢记嘱托、不负众望,我省大力打造“游山西、读历史”文化旅游品牌,全面构建游山西,就是在读——地质构造运动史、中华文明演进史、黄河文化变迁史、长城军事斗争史、民族融合发展史、古代建筑艺术史、汇通天下晋商史、中国红色革命史、劳动人民创造史的新格局。通过老字号认识自古以来山西人民的勤劳智慧、富于创造,体味“三晋老字号”的典雅精致、技艺精湛、底蕴深厚,无疑为“游山西、读历史”所不可或缺。
新形势需要新担当、呼唤新作为。助力实施文化强省战略迈出新步伐、在转型发展上率先蹚出一条新路来,“三晋老字号”大有可为,使其绽放新光彩,在情理之中,乃众所期待。试想,让游客食有美味、吃到特色、吃出文化,“三晋老字号”怎能缺席呢?若是读历史之余还能在美食中品尝出历史的味道,游山西之后还能将具有历史意义和文化含量的老字号产品带回家,可供纪念、可资回忆;一批“三晋老字号”,既吃上“旅游饭”,又在满足游客“食住行游购娱”中发挥重要作用,那该多好啊!
三晋大地,历史悠久;表里山河,物华天宝。众多老字号中,尤以太原的“六味斋”熟肉、“双合成”月饼、“宁化府”老陈醋、“鸿宾楼”烤鸭、“清和元”头脑、“老鼠窟”元宵,汾阳的杏花村汾酒、竹叶青,平遥的“冠云牛肉”,太谷的“荣欣堂”太谷饼、“广誉远”龟龄集、定坤丹等驰名。而在更广意义上,今天大力发展的“山西三宝”高平珐华器、平遥推光漆、新绛澄泥砚等,同样是老字号。更有许多尚未广为人知的老字号,急切走出小天地,亟待走向大市场。
历史的醇厚味道,工艺的精美独特,老字号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人。大力扶持老字号,让“三晋老字号”在守正创新中焕发新光彩,我们充满期待,由衷憧憬!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