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忻州新闻>>正文
原平蔬菜大棚“种出”南美白对虾
2025年11月28日 10时38分   忻州日报

11月26日清晨,记者来到原平市王家庄乡弓家庄村的“百鸿”水产养殖基地。大棚内温暖如春,基地负责人李志刚与工人们正小心翼翼地将南美白对虾虾苗投放入池。“这批虾苗瞄准春节市场,水温、水质、苗情必须严格把控。”李志刚边擦汗边介绍。

undefined

李志刚正在查看南美白对虾的生长情况。王国栋摄

虾苗顺着网兜滑入池中,迅速融入水体。14个宽约7米的养殖池内气泡翻滚,增氧设备持续工作,只只小虾活跃其中。

记者了解到,以往本地食用虾多依赖沿海运输而来,运费高、成活率低、价格贵。李志刚去年7月带着南美白对虾养殖项目落户弓家庄村。他创新改造传统蔬菜种植温室大棚,尝试水产养殖,成功让本属沿海的南美白对虾在黄土高原“安家”。南美白对虾养殖周期通常为100天,经历粗标、幼虾、成虾三个阶段,蜕壳30多次方可上市。大棚养殖不仅缩短了养殖周期,也有效规避了传统养殖风险。

弓家庄村日照足、水质呈弱碱性,加上成熟的大棚技术,为白对虾生长营造了理想环境。去年试养成功后,两批虾迅速走俏原平及周边市场。基地现有两个养殖大棚,占地20余亩。

为攻克技术难关,他曾专程赴江苏、山东学习一年,最终摸索出适合本地的工厂化循环水养殖技术。“我们采用循环清水模式,虾苗以专用虾奶粉喂养,全程零添加,品质优良。”大棚旁,李志刚指着监控画面介绍,“水底摄像头和智慧养殖系统,可实时监测水质水温,一旦出现异常便即时报警。”

“真没想到,咱这儿也能养出这么好的虾,而且比种菜收入高了十几倍。”在基地务工的张大爷感慨。李志刚透露,养殖南美白对虾,单棚收入可达110余万元,而一般的蔬菜种植,单棚收入在5万元左右。目前他已筹资500万元,正扩建4个养虾基地和1个螃蟹养殖基地。明年还将投入300万元引进冷链设备,提升保鲜能力,拓宽销路。

弓家庄村素有原平市“大棚蔬菜种植状元村”之誉。该村2009年从50座暖棚起步,现已建成拥有497座蔬菜瓜果大棚的设施农业园区和一座现代化果蔬交易中心,成为辐射原平乃至太原、北京等地的重要果蔬生产基地。园区壮大也带动了周边村庄设施农业连片发展,形成规模效应。

“全村大棚年总产值约2500万元,年销售额超1500万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从原来不足3000元增长至近年60余万元,村民人均可支配收入提高到2.5万余元。”弓家庄村党支部书记李晋忠说,“目前全村设施农业产业链已趋成熟,相信大棚养虾将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王国栋 张志远)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