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下图为中电金谷偏关混合储能独立调频电站。 本报记者 冯晓磊摄
本报讯(记者常晓蓉)昨日,位于偏关县老营镇方城村的中电金谷偏关混合储能独立调频电站一期项目正式并网,随后将在完成涉网试验后全面投产。这座全球单体规模最大的超级电容调频储能电站将以秒级响应速度深度参与电网一次调频,为偏关县乃至晋西北地区的新能源消纳搭建高效通道。
在中电金谷偏关混合储能独立调频电站中控室内,面对大屏幕上的调度数据,项目负责人秦晓义向记者介绍说:“传统火电调频响应慢、误差大。而我们的混合储能系统采用了国内首例百兆网级超级电容混合储能调频技术,能让电网频率调节变得更加灵敏。”在他的讲解中,记者一行观看了这项创新技术的应用场景。
眼下,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产业正快速发展,偏关县凭借充沛的水电、风电、光电资源——全年日照时长约2657小时,水资源可利用量为3493.4万立方米,成为建设清洁能源基地、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的首选之地。
2022年10月,中电金谷偏关混合储能独立调频电站项目正式开工建设。该项目总投资 6.7亿元,占地25.24亩。“你可以把它理解为电网稳定运行的‘调节器’。”秦晓义说。项目结合各储能技术方案的特性,采用中时能量型锂电池储能与短时功率型超级电容储能构成的混合储能系统,建成后将极大缓解电网频率波动,有效帮助风力发电和光伏发电的电网消纳,保障偏关电网安全,从而进一步促进偏关风力发电、光伏发电等可再生能源发电的建设与发展。据测算,项目建成后,每年收益将突破亿元大关,税收贡献超千万元,经济效益显著。
中电金谷偏关混合储能独立调频电站一期项目的成功并网,是偏关县绿色转型与创新发展的具体实践。偏关县深入实施绿色能源强县战略,华电山西偏关7万千瓦风电、大唐9万千瓦风电、华能13万千瓦偏关源网荷储一体化项目等一大批新能源项目落地开花,全县清洁能源总装机容量204.8万千瓦,绿色新能源产值5.35亿元,在GDP中占比高达38%,成为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强大引擎。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