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由偏关生态文化旅游示范区、偏关县文化和旅游局主办的“唱游偏关”2025年群众文化系列活动非遗展演在该县文化广场震撼开演,舞蹈、民歌、戏曲、踢鼓子秧歌等非遗节目织成一幅流动的艺术图卷,让现场观众与云端网友同步沉浸在“千年古关”与“时代新声”的深情对话之中。
当晚,一曲《河山鼓韵》鼓舞响彻古关夜空,拉开“印记”“守望”“筑梦”三大篇章的序幕。青年歌手高见率先开嗓,《大黄河》的旋律仿佛把奔腾的黄河水引入现场;范瑞英、裴吉荣、刘翠仙等本土民歌手联唱的《五哥放羊》高亢激越、泥土味十足;舞蹈《美稷国里尽朝晖》让观众重温了汉置美稷县的偏关厚重历史;秧歌舞《大河之子》体现了黄河汉子奋进的豪情和力量;本土音乐人三宝深情献唱《老牛湾》,引发了现场观众的深深共鸣;歌舞《黄河是我家》《中华大家园》诉说了偏关人执著的文化情感;摇滚串烧《夜空中最亮的星》《奔跑》瞬间点燃现场观众的热情;终章歌舞《辉煌中国梦》将整场非遗展演推向最高潮。
当晚引人注目的还有5个原创作品:戏歌《偏关赋》融吟诵与歌唱于一体,带领观众触摸千年古关的历史风骨;歌曲《偏关不偏》唱出了“昔日边关、今日绿洲”的豪迈;情景舞剧《长城脊山河印》再现了农耕文化与草原文明在古代偏关碰撞、融合的壮阔史诗;情景歌舞《偏关味道》把偏关凉糕、酸粥、羊肉等地方特色风味进行别致推荐,让观众在“烟火气”里感受乡愁;歌舞《当秧歌遇见偏关新说唱》则把踢鼓子秧歌与当下最“潮”的rap无缝衔接,使传统艺术与现代青春碰撞出最炫的文明火花。
近年来,偏关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文化传承与发展,深化文明交流互鉴,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推动非遗活态传承,不断擦亮“三关”文化名片,持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文化事业呈现出蓬勃生机。截至目前,该县非遗项目有省级2项、市级9项、县级190余项。在县里积极的抢救性保护和项目化引领下,作为市级非遗的偏关踢鼓子秧歌,更是得以走进校园、走进社区、走进农村,通过展演、技艺体验、民俗互动等丰富多彩的形式得以广泛普及,成为当地群众喜爱的文化品牌活动。(付秋杰)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