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省原平市相关部门对全市农户家庭幸福指数进行了一次专项调查,结果发现农机户成为最幸福农户群体。另外还有工商个体户、育苗户等。那么,农机户为何会成为最幸福的农户群体呢?调查发现主要有以下一些原因:
首先是家庭成员文化素质相对较高,接受新生事物能力较强。上个世纪的六七十年度,农村基本上还是走集体化道路,集体资产由人民公社、生产大队和生产队三级管理。那时候集体选拔拖拉机手有三条原则,一是文化水平较高,二是思想相对进步,三是身体素质较好。在生产队当一名拖拉机手,那当时在农村是一件无尚光荣的事情。也正是从那个时候开始,农机手便与农电工一样成为农村中最羡慕的职业之一。后来农村实行包产到户,村集体的拖拉机便开始以承包或作价的形式转由农机手管理使用,农机户便开始出现,他们靠自己的勤劳与智慧,及时掌握时代命脉,因此到后来实行农机补贴,一些农机户便开始购买大型农机,成为实力农户。这些都与其农机户家庭成员的文化素质较高,接受新生事件较强有直接的关系。
其次是务农资本较为雄厚,家庭实体起步较早。由于农机户与其它农户一样,在按人或按劳力得到土地的同时,还拥有农田作业的农业机械,因此他们在大批农民离土离乡进城务工经商的大潮中,便守住了一亩三分地,他们不但会经营好自己的那份土地,而且还帮那些进城务工经商农户耕地、下种、管理、秋收,赚取农机作业费。当然也有的干脆通过土地流转的方式,把那些暂时不愿耕种土地农户的土地流转到自己名下,扩大家庭实体经营,由于他们既有文化知识,又有农业机械和土地,所以便迅速成为改革开放以来新一代的职业农民。如今的农机户中,不但有经营多种形式的农机大户,同时也有经营几百亩、上千亩土地的种植大户,成为发展现代农业的基础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