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偏关县加大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快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的建设步伐。在稳定粮食生产和羊产业的基础上,围绕发展生态农业、特色农业、高效农业,做强基地、做大规模、做优品质、做亮品牌,努力提高农副产品的附加值和商品率。
一是稳定粮食生产。今年,偏关县的农业生产任务是确保全县粮食作物总播种面积稳定在42.66 万亩以上,粮油产量稳定在1 亿斤以上。今年计划完成实灌面积1.92 万亩,完成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面积4.2 万亩;投资1460万元,新建陈家营、楼沟抗旱应急引调提水工程四处;投资1100万元,实施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治理小流域面积10 平方公里,建设水源节水工程20处;积极推进马家山小型水库前期工作,计划解决近1万亩的耕地灌溉问题;加固淤地坝7座;积极推广旱作节水技术,重点推广玉米、谷子的地膜覆盖技术,覆盖面积计划达到8 万亩。加快重点乡镇农业机械化进程,机耕面积达到28 万亩,机播面积达到26.5 万亩,机收面积达到17 万亩,综合机械化水平达到48%。
二是壮大羊产业。该县紧紧抓住列入全省20 个养羊重点县行列和山投集团产业扶贫等有利机遇,继续实施羊产业“三补一贴”奖补政策,打造羊产业大县。年内计划发展50 只以上规模养羊户4500 户,新建标准化规模养殖小区5 个、标准化规模养殖场5 个,全县羊饲养量稳定在80 万只左右。依托雁门关生态畜牧经济区、京津风沙源治理项目,按照打造大草场、大牧场理念,推进饲草、饲料开发,年内发展人工种草5000 亩,新建青贮窖7000 立方米,秸秆加工粉碎利用率达到60%以上。以青羊岭种羊场为核心,进一步完善县、乡两级畜禽繁育推广体系,全年计划引调种羊2000 只,羊的良种覆盖率达到48%以上。
三是抓好农业“第六产业”。在去年试种成功的基础上积极推广藜麦、363 葵花、万寿菊等新品种,改变品种单一的种植结构,提高生产效益;充分利用已取得国家地理标志产品认证的偏关小米、羊肉两项认证产品,打造“田峰五谷杂粮”、“恒堡余”等杂粮品牌;大力推广得到农业部认证和许可的老营“意丰”牌“无公害”蔬菜,打通销售渠道,叫响品牌;借鉴推广黑豆埝日光温室的成功经验,辐射带动全县发展反季节水果,打造现代高效农业。健全营销体系,鼓励建立电子商务平台,以网络营销方式拓展销售市场。围绕即将进入盛果期的白水大杏积极引进建设果品加工企业,延伸产业链条,实现增值增收。(刘源文)
(责任编辑: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