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近些年来,原平市充分挖掘乡土文化的内涵,把“草根文化”作为拉动新农村建设的引擎,从而激发了一大批文化中心户与农民文化爱好者的兴趣,使他们成为引领农民致富与传播新时代乡土文明的“土明星”。目前全市已拥有文学、诗歌、散曲、书法、绘画、摄影、舞蹈、戏曲等文艺协会14个,注册会员2300余人,文艺爱好者达2万余人,有28支庄户人歌舞队与180余支秧歌舞蹈队常年活跃在农村,每年为农民演出达3000余场。
原平市委、市政府对“草根文化”的崛起予以了重点关注与正确引导,为充分挖掘与传承原生态的乡土“草根文化”,他们以老年文化协会为龙头,分别吸收各种文化流派的乡土文化人加入,使原平传统的凤秧歌、地秧歌、剪纸、面塑、八音会、高跷、书法、绘画等一系列民间艺术纷纷亮相于城市的广场、舞台,通过联展、联欢等形式来切磋技艺,提高艺术水平。同时还积极从完善乡镇文化站、农村文化大院、农家书屋、戏剧舞台等硬件设施入手,通过赶集、庙会等场合组织演出、展览,探索出一条“政府搭台、农民唱戏、能人创业、百姓受益”的农村文化繁荣机制。
市文化市场管理部门还通过着力打造农村文化市场来为农民提升文化产业的经济效益。完善了八音会红白喜事演奏市场,鼓乐队、歌舞队工商企业开业庆典市场;面塑、剪纸、书法、绘画节庆文化市场;秧歌、高跷庙会赶集闹红火市场……从而走出了“草根文化+文化市场+农民就业”的“草根文化”产业发展新路子。全市从事乡土文化的农民达到4300余人,乡土文化为从业农民带来的年收入超过6000万元,成为农民靠“草根文化”致富的新亮点。曹申义
(责任编辑:司丽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