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清明节气已过,春耕生产在即。面对当前玉米等主要农产品价格下滑、广大农户茫然不知所措的严峻形势,忻州市人民政府发出紧急通知,要求做好当前春耕生产工作,各级政府及涉农部门要急农所急、想农所想、帮农所盼,迅速组织行动起来,深入农村开展工作、搞好服务,抓好结构调整及春耕生产,确保今年农业良好发展、粮食稳定增产、农民持续增收。具体内容如下:
一、围绕一条主线。要紧紧围绕“打造中国杂粮之都、打赢脱贫攻坚战”这条主线,开展种植业结构的优化调整乃至整个农业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落实今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关于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和环渤海镰刀湾区种植业结构调整计划。坚持以资源优势为基础,以市场需求为导向,以科技进步为支撑,以“稳粮、抓特、攻绿”为基本思路,引导产业结构调整,发展特色高效农业。
二、摸清两头情况。一是市场供求变化,二是农民意愿诉求。要通过各种渠道了解掌握国内外农产品供需变化,分析其发展趋势,引导农户合理调整种植结构,比如发展特色小杂粮、优特干鲜果、道地中药材、草腐食用菌、大棚反季菜、特用玉米以及优势草食畜、优质饲草业、园林苗木花卉产业等,尤其是要优化这些产业的新特品种结构。同时,要调研摸清农户具体需求情况,解决好一些农户想调整特色种植而缺乏技物服务,及想种而不会种的问题。
三、深入三大主体。在编印资料、开展培训、广泛指导农户的同时,重点要深入种植大户、专业合作社、农业企业等新型经营主体开展具体服务。通过指导他们规模发展特色高效种植来带动广大农户调产。
四、抓好四送服务。要迅速组织涉农部门干部及科技人员,分组包片、下乡入户,开展送政策、送科技、送信息、送农资等活动。宣讲今年中央和我省、我市有关指导调整农业产业结构、支持发展特色农业等方面的政策及意见;应规模经营主体及广大农户调整种植结构需求,针对性的进行技术培训与指导;收集省内外龙头加工企业订单种植信息、批发交易市场购销意向等向下发布;组织协调种子种苗等农用技术物资供应商送货上门。
五、搞好五个对接。要积极联系有关龙头加工企业、批发交易市场、电商营销平台、商贸购销组织、以及大型养殖企业等五方面需求方,与农产品及饲草生产者及规模经营主体进行产销对接,搞好中介服务,力求未产先销,按需求方要求标准统一组织生产、统一组织销售。
六、长抓四个根本。要想真正抓好农产品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提升我市农产品市场竞争力,显著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在抓好今年种植结构调整及春耕生产的同时,要从根本上长期抓好“特色产品规模化、规模产品优质化、优质产品品牌化、品牌产品电商化”发展战略,狠抓标准生产、质量安全、三品一标认证、名优品牌打造等几大环节。进一步宣传落实好市政府《关于抓好农产品品牌打造与市场营销的实施意见》、《忻州市农村电子商务行动计划》和即将出台的《关于打造中国杂粮之都的实施意见》。
七、落实四项举措。一是加强组织协调领导。各县(市、区)政府要把此项工作列入当前重要议事日程,迅速组织协调农业、畜牧、林业、农机、供销、粮食、科技、质监、工商等部门,混合编队,分组包乡,责任到人,齐抓共管,搞好四送服务、四个对接等,同时抓好农资打假供优行动;二是各县(市、区)都要迅速下达更为具体的指导意见,安排乡村两级干部包括第一书记迅速开展工作;三是各县(市、区)农业部门要编印指导当地发展的各项特色种植具体技术手册,开展巡回培训,快速提升自身技能,让农户既想干又会干;四是各县(市、区)农业部门要密切掌握各部门工作开展情况,了解汇总有关农业项目的立项、投资、进展情况,及时协调汇报。(市政秘)
(责任编辑: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