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日前,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市关工委组织全市广大党员干部和学校师生观看了由真实故事改编的电影《冰裂》。该部影片主题突出,立意新颖,以纪实的手法讲述了一段感人的故事,引发了人们对家庭、学校、社会教育的反思,激励青少年健康成长、勤奋成才。影片是近年来反映子女教育的难得佳作,对开展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社会意义。
1983 年12 月9 日,太原十五中学生池越忠在迎泽公园后湖,挺身上前搭救两名落水儿童,自己却陷入冰窟。随后赶到的迎泽公园绿化队队长王志胜3 次潜水救起了这3 名学生,池越忠因抢救无效不幸遇难。然而,令人深思的是,这两名被救儿童由于不同的家庭教育、不同的人生志向,走上了截然不同的人生道路:一名长大后报名参军,转业后勤恳工作;另一名由于家庭过分溺爱等因素,最后参与了黑社会组织,堕落为杀人犯被判处死刑。闻讯后,王志胜陷入深思,并萌生拍一部影视作品的想法,以警示后人。他耗费10 年心血,完成了数十万字的电影剧本创作,并自筹资金,完成《冰裂》的拍摄,以期向社会疾声呐喊:千万不要溺爱孩子。
来自忻州师院的大二学生李丽观影后感慨道:“我也是独生女,父母也惯我,但不由我随意任性。影片中的母亲,实在是太溺爱孩子了,要啥给啥,我认为这是导致孩子最终误入歧途的一个很大因素。”
看完电影后忻州职业技术学院的赵奋英老师说,“作为教师、家长,我们需要有一颗平常心,不是所有的孩子学习成绩都优异。教育的核心是培养健康人格,是培养自信、友善、责任心强、自我管理能力好、抗挫折能力强的孩子,孩子的健康人格比学习成绩更重要。”(宫殿煜)
(责任编辑: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