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清明节来临之际,市民政部门以纪念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签名倡导火葬60周年为契机,大力宣传殡葬改革,推行节地生态安葬和“绿色”殡葬,深化殡葬系统行风建设,确保广大群众祭扫活动安全有序、文明低碳。
——加强组织领导,健全保障管理机制。积极推动建立“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社会参与”的清明节工作机制,统筹部署各项工作,加大指挥协调力度。加强与宣传、公安、交通运输、工商、林业、消防、市容管理等部门的密切配合,细化并落实部门职责分工,确保部门联动、快速反应、形成合力,全面实现“平安清明”的工作目标。
——强化安全管控,保障祭扫活动平安有序。紧密结合清明节群众祭扫活动“短时间、小空间、高密度”等特点,全力做好隐患排查,加强风险预防。组织殡仪馆、公墓等殡葬服务单位全面开展安全隐患排查整治,组织相关部门负责人深入一线督导检查,消除监管盲区和漏洞。
——深化行风建设,切实提升服务管理水平。继续巩固殡葬管理服务专项整治活动成果,结合部署清明节祭扫服务保障工作,启动“殡葬服务提升年”活动,并贯穿于全年殡葬工作之中。围绕完善制度、健全设施、精准服务、廉洁从业等核心目标,全面加强行风建设,优化殡葬服务。
——倡导移风易俗,推行文明祭扫生态安葬。充分发挥殡葬服务机构和城乡社区的平台作用,积极开展“鲜花换烧纸”、“丝带寄哀思”等免费或奖励活动,组织社区公祭、集体共祭等现代追思活动,组织祭先烈、敬先贤等各种缅怀仪式,大力推广鲜花祭扫、植树祭扫、网络祭扫等文明祭扫方式,培育绿色文明殡葬理念。(宫殿煜)
(责任编辑: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