钻石婚时赞老伴

孔祥文老先生和老伴杜建哲的幸福合影
作者:孔祥文
百年修得同船渡,千年修得共枕眠。2016年6月11日将是我和老伴杜建哲“钻石婚”之日,是我们组建家庭的60周年。美满幸福的家庭使我格外欣慰,60年间的往事像电影一样,一幕幕呈现在眼前。我的家庭是一个20口之家,四世同堂,四个子女事业有成,孙子、外孙大学毕业,均表现优秀,学有所长。
最使我感慨万千的是,退休前,在职工作40多年中有32年在外地工作,之后调回本地工作,才与家人团聚。妻子是位乡村公办教师,我们两人长期两地分居生活,照顾家里两个年迈老人和4个孩子的生活重担全部落在妻子一人肩上,尽管如此,她的教学工作却没有受到影响,她曾多次被评为优秀教师和模范班主任,学生的家长称她是“信得过、靠得住的好教师”。我每年的探亲假只能做些修理房屋、领粮、磨面等体力活,而日常繁忙的家务都由她操持。在外工作对家庭有牵挂,但她总是不断写信鼓励我安心工作,使我在外能踏踏实实做事,由此也曾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
紧张的教学工作和繁忙的家务劳动,使妻子养成了珍惜时间的良好习惯,当时农村学校教师早晚办公和包生产队支农任务,更加锻炼了她紧张有秩序的工作和生活,她每逢星期天带领学生参加拾肥、平地、拔草等农活。为了操持好家务,她每天晚上11点以后才能休息,夏季很少午休,困了在家打个盹儿。她常常是两手不闲,做这捎那,每年短暂的十几天假期,她总是抓紧时间拆洗被褥,并把全家人的冬装做好。当时秋季队里领粮、领菜均在中午去办,平时挑水、磨面及冬季扫雪等活儿,孩子小,全落到她一人身上,尽管如此,她任劳任怨,总是有条不紊地做好每一件事儿,街坊邻居都夸她
“虽然是教书匠出身,却能轻能重,既当女又当男,勤劳朴素,真是个老实忠厚的好媳妇。”深受她的影响,四个孩子从懂事起就自立自强,姐妹之间、兄妹之间互相帮助,互相爱护,并且总是争先恐后帮助家里大人做些力所能及的事。
1981年我调回忻州工作,每逢节假日妻子的学生都会来看望她,向她送上问候与祝福。她任职期间,先后共教出学生700余名,如今他们活跃在各条战线上,她真是桃李满天下,让我们全家人感到为人师表的光荣。我调回忻州后,看到四个孩子长大成人,心里感到内疚,觉得在孩子身上很少尽到父亲的责任。她看出了我的心思,开导说:“你在外地工作几十年,与同事们一起盖起了数不清的厂房、楼房,同样是对社会做贡献呀。”一席话更使我感到妻子心胸开阔,让我对她更添了一份深深的爱意。
(责任编辑:李冬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