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健康频道>>健康>>正文
初春乍暖还寒 养生须防寒
2017年02月27日 09时35分   忻州在线·忻州日报

眼下立春已过,雨水已来,乍暖还寒、忽冷忽热,初春养生还须注意防寒。

春寒也伤人

春天给人的印象是暖洋洋的,寒气有那么重吗?一年四季中冬天的寒气无疑是最重的,但春天的寒气有“个性”,也要提防。初春也就是早春,是冬天和春天的交界处,气温还未完全回升,尚留存冬天的寒气。且春天有风有寒,风是春天的一个主气,所以春寒特别是初春之寒以“风寒”为主要特征。

风中带有病菌,当人体感到寒的同时,病菌已侵入体内,呼吸系统的一些疾病就发生了,如感冒、哮喘、支气管炎等。有的老人受寒后关节疼痛僵直,可能是“老寒腿”等骨关节疾病发作了。体质不好的人受寒还易诱发或复发高血压、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疾病。

寒气进一步侵袭人体,随着侵袭脏腑的不同会有不同表现:胃寒的典型表现为胃脘部凉、疼,进一步发展就伤脾了;风寒若侵袭至肠道,引起小肠的一些变化,肚脐周围凉痛,可能还伴随痉挛性凉痛,凉风一吹就想上厕所,中医讲就是脾受寒了。女性容易宫寒,小肚子凉痛,在月经来之前或者月经头两天受了风寒,就会伴有严重的痛经。肝寒、风寒对肝经也有影响,肝气凝涩,失其刚强之性,表现为惊慌善恐、忧郁胆怯、疲倦懈怠。“腰中如带五千钱”是肾寒的典型描述,意思是腰里面像揣了五千个铜钱又重又凉,中医叫肾浊,是肾寒的表现。

三招防寒祛寒

秋冬养生讲究冬藏,要滋补积蓄能量。春天刚从大吃大喝的春节过来,胃肠道负担较重,不太适合进补,特别是消化能力较弱的老人和孩子,让肠道通畅排出体内积滞比进补更为重要。

春季养生重在养肝,养肝不等于补肝,可以吃一些有益于肝气生发的食物祛除寒气,如芫荽、香葱、韭菜,这些辛味食物平时不太能吃,春天吃倒是不错的。

寒气袭来,如何防寒?体内已有的寒气又如何祛除呢?

第一招:保护重点部位

保护重点部位,如老年人初春时节注意保护肚脐,在衣服里面加一个兜兜;脚底有很多重要的穴位如涌泉穴,光脚穿鞋会让寒气有机可趁,穿好袜子,少露脚踝;穿稍厚的衣服护住肾区,少穿超短外套和低腰裤子。

第二招:穴位祛寒

可通过穴位贴敷、穴位按摩、艾灸祛寒、排寒。胃脘部凉的艾灸中脘穴;肚脐处是神阙,神阙下有关元和气海,是常见的强壮的穴位;足三里、三阴交、涌泉等穴也可以。

第三招:饮食调养

吃一些暖性、热性但不要大热的食物增强体质,如鸡汤羊汤,狗肉鹿肉大热不推荐。用点生姜红糖汤、生姜苏叶茶有利于祛寒。比如苏叶能疏风祛风,用苏叶、生姜、红糖煮水饮用可以预防感冒,祛除风邪寒邪。受寒后发烧不明显的可用芦根加生姜熬过后再加点红糖搅一搅饮用。发烧后只用芦根的力度不够时,生姜、红糖、芦根煮过后,冲小柴胡冲剂喝有解热祛寒效果。

(责任编辑:籍俊霞)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