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忻印象频道>>忻印象>>正文
五寨八大角秧歌
2018年10月28日 11时23分   忻州日报·文化旅游周刊

朱和森

八大角秧歌集说、唱、舞为一体,是五寨县特有的传统民俗文化活动。因以四个丑鼓、四个丑花为主要角色而得名。表演形式丰富多样,曲目内容朴实,角色行当独特,蒙汉特色交融。

八大角秧歌历史悠久,相传产生于元代。农民为了反抗压迫剥削,趁正月十五闹元宵之际,装扮成各种人物,怀揣短小兵器,引路者为北方少数民族装扮,混入县城,里应外合,攻下城池。后这种表演形式逐步发展成一个特殊的秧歌艺术形式,在秧歌艺术中独树一帜。

八大角秧歌的角色及乐器配置

全班秧歌角色共26人。主要角色有:引头鞑子,排在秧歌队前面,一般由闹秧歌多年、精通会演礼节,又能引场布阵的老艺人充当。鞑子装扮,每人手提柳条一根。丑鼓4人,分别称为头对鼓子和二对鼓子,皆小花脸,戴小八字圪垛胡,头戴高筒羊毛毡帽,斜插雉鸡翎一根,身穿红彩衣,外套坎肩。丑花4人,分别称为头对花和二对花,裙钗装束,右手执小花扇,左手拎绸手帕。

此外,还有愣小子、愣女子、风流公子、瞎儿马、渔翁、渔婆、老汉、老婆、花和尚、卖麻糖的、小货郎等角色。

伴奏乐器有铙钹、大钗、小钗、鼓等,有时还加入唢呐、笙、胡琴、三弦、四胡等乐器,用以伴唱。

八大角秧歌的表演形式及演出流程

八大角秧歌形式内容多姿多彩。一般有压场、揉场和圆场。表演方法有四门八斗,踩花、三威、“蛇盘九颗蛋”等20余种。歌舞相间,唱一段,舞一场,说唱、快板、顺口溜都能穿插其间。

会班是八大角秧歌的活动形式,数家秧歌集中到一起,交流经验,比赛技艺。会班一般由甲村写好请帖,置于礼盒之中,派人给乙丙丁村送去。商定会班日期,得到回帖后,即举行会班。

会班的第一道程序是接秧歌。主队将客队逐一接回村。接秧歌的仪式是,事先在村口大道的宽敞之处放一高桌,桌子两边分别由双方的“会首”护住,不准任何人触动。

接下来是引场和压场。引场是由引头鞑子引领所有参加会班的秧歌队布阵,各秧歌队锣鼓齐鸣,同时活动。几百人的队伍,时踢时扭,来来往往似盘龙,圈圈套套如穿梭,或布“梅花十字阵”,或作“蛇盘蛋九颗”。压场是让客队按进村顺序活动。第一轮由八大角上场,不唱不说,只是剧烈地踢一场,直到各队全部上场跑过。第二轮正式比赛,按顺序上午由八大角表演,下午由其他角色表演。中午,主队请客队在村里吃饭,家家户户热情接待。会班结束,送秧歌是会班尾声,做法和接秧歌基本相同。

八大角秧歌包含着传统民间信仰的神秘色彩,人们在欢娱中,满足了自己求福免灾、驱邪避凶的心愿,这也许正是其得以传承下来的重要原因之一。由于社会发展、时代进步,各种娱乐活动增加,八大角秧歌这项生动有趣的民间文化活动日渐式微,许多精通八大角演出的老艺人相继去世,各村的秧歌队伍和人才也在逐渐减少。为挽救八大角秧歌这一有着悠久历史的民俗文化奇观,五寨县文化部门正在整理相关资料,扶持秧歌队伍。相信不久的将来,五寨八大角秧歌这一民俗奇葩定会开得更艳、更美。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