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忻印象频道>>忻印象>>正文
乡梦戏魂曲尽情理
2019年03月27日 10时43分   忻州在线·忻州日报

——杨家将戏曲年画收藏之学术价值

□作者 赵国蔺

杨家将传统年画精品展在秀容书院藏书楼盛大开展。张云平 摄

几天来,“年画重回春节”暨“杨家将传统年画精品展”在秀容书院展出后反响热烈,这让我翻出几年前写的一篇阅读张云平专著《杨家将史画》的文章,深感对于读者延伸欣赏杨家将戏曲年画有着重要的作用。我以为,这是一部关于杨家将文化资源开掘最深最丰富的地方文化学术著作。因此,我主要从戏曲的角度谈一点自己的感受和观点。

综合归纳 文献证史

众所周知,杨家将的高祖杨业出生在我市晋西北地带,宋史及其它历史典籍略有记载,杨家主要活动区域在晋北地区,以及邻近的省区。但是,杨家将成为一种重要的历史文化现象,根深叶茂,我以为主要依赖民间传说、戏曲传播的影响。

戏曲是我们中华民族独树一帜的民族民间文化,源远流长。从当代学者研究的一般共识,其形成于唐宋,成熟于元,明清成为黄金时代。特别是清代地方戏的兴起,普及发展至今,成为一种重要的民间娱乐文化。杨家将历史故事的传播与传承,使之成为家喻户晓、妇孺皆知的文化现象,主要应归功于民间戏曲中众多杨家戏的传播。著者张云平将戏曲作为该书结构的一个章目,运用综合归纳的方法,在前贤学者研究成果的基础上,以丰富的资料,梳理出杨家将戏曲故事由简到繁的历史过程。从宋金元明到清代地方戏,成长为一棵庞然大树,到形成一个庞大的“杨家将”戏的族群,理出一条清晰的线索。这次展出的大部分年画正是这本书中呈现的精品中的收藏精品,图文并茂,文献证史,我认为极具学术价值。

丰富的图片和剧本资料,都是张云平在本地发现收藏的,很有价值,弥足珍贵。如“新编梆子腔《总督那彦成破滑县》”,既然“新编”,那就是说本地人所创,封面还题“嘉庆年间”四字,应该是忻州市区发现有关戏曲剧本的最早实物资料。“滑县”是一个真实的地名,在河南省。既然题为“梆子腔”且在我市发现,应肯定是北路梆子。不过当时不叫北路梆子,叫什么后面再说。

再举一例清光绪三年的一个抄本。这个抄本好像是从刻本转录的,依据是有“新刻梆子腔”五字,刻本记录者名祁淑统,刻印“文盛堂”,抄录者“荣福堂”,剧目好像是《崇祯爷吊煤山》,因“吊煤山”三字模糊,仅推测,但我想这判断不会有误,还应说明的是转录本者是我市原平市荣华村人,有几个字很值得关注,封面题有“山西太原府代州崞邑荣华村西教场居住。”我大胆推测刻印者“文盛堂”或可能在崞县城。但无法求证。

从这两个抄本提供的信息,我判断,现在我们所称的北路梆子,说不定在清代中叶,或北路梆子形成初期,有一段时间或可能就称为“梆子腔”。另外还告诉我们,当时北路梆子的活跃与繁荣。

此外,有几张戏曲演出的海报也很有价值。如刘宝山首次组团晋京(当时叫北平),在前门外大栅栏“广德戏院”演出海报很难得。刘宝山忻州市忻府区人,学戏在忻州,成名在晋绥张家口。解放前张家口《商业日报》发表过一首赞刘宝山的诗,其中有四字说“先秦后晋”,意思是先唱北路后改中路。因北路梆子由蒲剧衍生来的,蒲剧与秦腔同源,蒲剧最初名也称秦腔,我有考证。所以“先秦后晋”说法是正确的。

刘宝山被称为西北马连良,确是山西梆子演艺界的高手,唱腔作派皆有特色,唱腔尾音挑高收结,有特色。过去我们知道晋剧青衣唱“二音”,他是须生也耍“二音”,作派也大气。如他演《打金枝》,唐代宗上金殿台阶的虚拟表演很逼真,虽非真实胜似真实。我关注过不少名家的此剧表演,都没有这动作,都是平步走到桌后。

刘宝山首次应邀晋京演出是上世纪三十年代,从海报的编排设计可看出他当时的名气。海报铅印,刘宝山便装照旁,“刘宝山”大名置于显著位置。上有一行小字:“本院特别挽留首次到平(当时北京称北平)名震华北晋腔须生名宿”。大名的右边是:“到平首次加入山西梆子准演”,左边是:“平生得意唯一杰作历史佳剧”。名字下面醒目大字演出剧目:《哭灵堂》和《伐东吴》。我们知道刘宝山擅演三国戏,故称“历史佳剧”。关于刘宝山的设计占整个版面的三分之二,其余三分之一的版面是其他名演员及其代表性剧目,从右到左排列有“彦章黑”、“小金凤”、“九岁红”、“三儿生”、“毛毛旦”、“筱桂桃”、“十四红”、“冀兰香”、“白翠兰”、“自来丑”,都是我们知道的名家。每位名家下面列有自己的代表性剧目。从这张海报我们可看出刘宝山的大气派、大名声、大影响,而且有近百年的历史,所以我说很珍贵、很难得。

此外,还有蒲剧海报,剧场是“公益大舞台”,地址是解放前的“运城市西市场”。海报上印有“第五次治安强化运动”,海报的左面有两行字“我们要确保农产减低物价,我们要革新生活安定民生”。民国年间国民党开展过一次“新生活运动”,目的在提高民生的生活质量。从这两句口号好像是新生活运动时的口号,时间约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从这个背景判断,这张蒲剧海报也应是上世纪三十年代,至今也有近百年历史。重要的不是历史,是提供了不少蒲剧知名艺人和剧目。如“尧庙红”,按其艺名好像是须生,其实是青衣,晋南人都知道是青衣。海报提供的剧目,有我们熟悉的,也有现在名不见经传的,如《诸葛招亲》、《聚英烈》、《解邦衣》等,这些剧目现代人基本不了解。这里也给我们启示:就地方戏而言,演出剧目恐怕失去了很多,当代人了解也很少,有的很可能是喜剧,如《双怕妻》。

还有一种现象值得专家学者关注,仅就辛亥革命以来至解放前三、四十年代的时间,尽管战争不断,社会不稳定,但各剧种都出现了一批戏剧名家。仅就上述海报所记载,我们大都知其名,现实生活中还有很多很多,这种现象很值得研究。除了说明当时民间戏曲活动活跃外,还有些什么原因,值得思考。或给当今一点启示。

张云平收集的资料很丰富,可看出其辛苦和用心。此书还有一张参加1954年11月山西省人民政府文化局主办,山西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大会的说明书值得一说。这张说明书是榆次专区和雁北专区代表团联合演出,剧目是《辕门斩子》、《访白袍》、《打渔杀家》,这两个代表团都是中路梆子,都有好花脸演员,三个剧目有两个大花脸戏。

北路梆子的中兴就跟这次观摩演出有关。当时忻县专区参加演出的是临时组织的贾桂林、高玉贵、智文成斗等艺人排练的北路梆子剧目《哭殿》、《舍饭》、《下水牢》。当时不是正式观摩演出,而叫展览演出,原因是当时北路梆子还没有剧团,而是临时组团,所以展览演出。虽说是展演,却引起时任国家文化部艺术局局长田汉等戏剧专家和省领导的关注,决定成立剧团。1954年2月省政府就批准忻县专区成立北路梆子剧团,而且是国营。当时忻县专区已有一个晋剧团。重新设置,则成立总团,下设两个分团,原晋剧团为一分团;二分团是北路梆子。这里有一个未解之谜,就是原专区晋剧团到底有没有剧目参加展演,至今半个世纪未有当事人说明,后人也未发现资料记载。

在书中还收集有一张晋京汇报演出的说明书。1955年北路梆子剧团成立,1956年晋京汇报演出。当时所谓北路梆子二分团组成人员,一部分是从社会各地请来的老艺人,如贾桂林是从太原请来的,高玉贵当时是宁武剧团的演员,从宁武调来。董福、董翠花、李桂枝、孙一清、刘文吞、王金莲等,原来都是专区晋剧团的演员,调整到北路梆子剧团。同年还办起一个培训班,请老艺人培养,后改为戏校。后忻县与雁北两专区合并为晋北地区,所有机构都迁徙大同。1961年戏校毕业生也分配到剧团。同年晋北专区又恢复原来建制。北路梆子剧团回到忻县,戏校留给雁北。《杨家将史画》引用戏剧家刘乃崇先生的一条材料说,1955年田汉先生向省委省政府建议成立北路梆子剧团,此说是不确切的,事实是1954年11月山西省第一届戏曲观摩演出期间。1955年2月批准成立剧团。那时办事效率很快。从观摩演出到第二年批准成立剧团,也不过三个月时间。

理清剧目 细节珍贵

张云平在书中重点叙述了几个影响较大的杨家将剧目,理清了《四郎探母》、《穆桂英挂帅》、《三关排宴》的来龙去脉。我想补充一点看法和背景材料。《四郎探母》、《八郎探母》、《雁门关》、《三关排宴》这几个戏大致是一个故事,艺人为适应市场观众的需求,逐渐演变来的,因此基本情节大致相似。尤其是《八郎探母》和《四郎探母》,除了角色名字不同之外,其故事情节惊人相似。我写过一篇考证文字,我的结论是《四郎探母》是在《八郎探母》的基础上演变来的而且是艺人在演出过程中改变的,是艺人在演出市场中为节省成本、增加剧目的一种做法。这是清代地方戏兴起以来演出繁荣的一种现象。至于新中国成立以来关于《四郎探母》的争论与禁演,很好理解,那是阶级斗争为纲时代极左思想的表现,理论很幼稚。

上党梆子《三关排宴》与《四郎探母》的某些情节有相似之处,但已整理改编成一个很好的戏。剧作家吴祖光被流放改造从北大荒回到北京之后,被分配到北京京剧团搞编剧,吴祖光还将此剧改编为京剧,北京京剧团还演出,此剧收入吴祖光剧作集。

张云平对此《三关排宴》的材料收集很丰富,甚至一些细节都叙述到,很真实,我提供一些背景材料。好像是1961年,那时我还在太原就学。晋东南地区上党梆子戏剧院拟到东北电影制片厂拍《三关排宴》戏曲片。剧团到省城演出,征求专家学者意见,以便进一步修改。剧团演出后,省文化局组织召开了一个座谈会。省文化局也邀请到我们系的几位老师和部分学生参加。那两句著名的“糖糕撒上胡椒面,辣不辣来甜不甜”台词,首先提出批评的是给我们讲“元曲课”的老师,他说这不像戏曲台词,结果遭到赵树理不客气的反驳,态度甚至还有些蛮横,弄得我们老师很尴尬。当时我们学生有些幼稚,当然是支持老师的,认为老师说的对。后来我们看到电影,看到这两句台词,才体味到这两句台词很有味道,感觉到意味深长,有底蕴,觉着赵树理坚持的对,是经典剧词,不愧“大家”。使我感动的是张云平连这样的细致材料都收集到,可见他对《杨家将史画》所付出的辛苦,令人钦佩。

张云平是我市资深报人,事业心很强,生活中非常追求完美。他在自己的工作之外,利用业余时间写出这样有品位的宏篇巨制,这次又举办这么大的展览,可喜可贺。同时感谢他为我市杨家将文化做出了开拓性的贡献,应向他祝贺,祝贺他梦想成真!

我敢说,任何优秀的著作都不可能尽善尽美。此书也有点瑕疵。我以为,贾桂林小电灯艺名的形成,并非因其眼神的亮,而是由演《小放牛》装饰的华丽。还有安秉其“亚八百”的艺名来历,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他在忻县京剧团当团长,当时还没有北路梆子剧团。安秉其在忻县剧团唱戏,写海报时当时流行写艺名。写到安秉其时还没有艺名,写海报的人问众人写个啥,在场的人也说不出个啥,写海报者随口就说,写个“亚八百”吧,这样“亚八百”就流行开了,这是杜万仲老先生亲口跟我说的。总的说来是一本有价值的精美的好书,尽管有点瑕疵,但瑕不掩玉。还是那句话,任何优秀的著作都不可能尽善尽美。

(责任编辑:李冬梅)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