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城市工作会议提出的“五个转变、五个更加”,为新时代城市更新工作指明了方向。近年来,广东省积极指导各地创新可持续的城市更新模式,涌现出许多典型案例。
广州市花都区积极探索多模态集成式城市更新路径,从老旧小区的“微改造”到历史文脉的“活传承”,从闲置资源的“巧活化”到基层治理的“共参与”,以一系列全省、全市“首创”举措,蹚出老城市新活力的“花都路径”。诞生了全省首例“自筹资金、自主更新”的危旧房改造项目,让老旧建筑重焕新生;探索出全省首宗由民营资本投资的停车场特许经营案例,破解民生痛点;旧人大小区成为广州市首个试行引入社会资本参与规模化建设运营并完成特许经营招投标的“微改造”标杆。
花都区用实打实的行动,生动诠释“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深刻内涵,打造有温度、有活力、有底蕴的创新示范城区。
秉持以人民为中心,发展理念从“硬件改造”向“民生升级”转变
花都区始终把“人的需求”作为更新原点,以“硬件升级+服务提质”双轮驱动,让城市更新成为民生改善的“幸福工程”。
一是强基固本“优居住”,筑牢民生保障底线。聚焦城区基础设施薄弱环节,提升老城区功能品质,将覆盖126个老旧小区的广州北站片区作为老城区攻坚主战场,实施基础设施焕新工程,改造供水管网2.2万米,加装二次增压水泵房,迁改增容2处变压器,改造供气管网、通信线路,实现燃气主管网全覆盖,完善消防设施52处,让老房子从“能住”向“好住”跨越,构建“安全、舒适、便捷”的居住环境。
二是痛点攻坚“畅出行”,破解民生堵点难题。针对“停车难”民生顽疾,该区打出“存量挖潜+增量供给”组合拳。由区属国企出资,对洪秀全纪念广场、1958影院、老干局活动中心等旧有建筑焕新改造,新增超500个停车位。引入村社近2亿元建设云山学校综合停车楼,预计释放停车位约1400个,探索全省首宗由民营资本投资的停车场特许经营案例。
三是服务升级“强功能”,织密全龄友好网络。紧盯“一老一小”需求,通过政府改造投入+引入社会资本,活化闲置资源打造旧人大小区儿童托管中心、红砖坊智慧养老公寓,联动构建“养老+托育”全龄服务圈;同步推进适老化改造“细节革命”,新增适老化口袋公园4处,增设人行道约1480平方米,完善无障碍坡道、盲道,增加无障碍卫生间、无障碍电梯、无障碍停车位等,让民生服务从“有没有”向“好不好”转变。
(责任编辑: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