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汽车频道>>汽车>>正文
鸡年开年汽车业新风向
2017年02月14日 15时42分   山西新闻网

制图张园

随着元宵节的过去,不少人的工作生活状态才算真正恢复了正常。对于汽车行业来说,忘记去年的成绩,开始面对2017年的目标,不少车企已经开始打起精神,最近几天,各大车企纷纷确定今年的销量目标,一汽大众以及长城汽车分别夺得了合资和自主品牌销量目标的头筹。此外,今年刮起的新能源汽车补贴大幅度减少、车内空气质量有了强制标准等新风向,也将对汽车行业产生新的深远影响。

A 各大车企纷纷确定销量目标

新闻内容:

去年我国汽车乘用车销量再创历史新高,达到2437.7万辆,同比增长14.9%。在此背景下,去年多数车企的销量业绩表现也十分不俗。中国汽车工业协会预计,2017年我国汽车总销量约为2940万辆。鸡年开年,各个车企也相继发布2017年销量目标。相较去年,多数自主品牌车企的销量目标都大幅提升,合资品牌车企的销量目标则普遍保守。

合资品牌方面,销量目标最多的是一汽大众,为140.5万辆,销量目标最少的是广汽丰田,为43.5万辆。北京现代由于今年要推出3款新车型,所以销量目标定得也很高,为125万辆。自主品牌车企里面,长城汽车销量目标最高,为125万辆。吉利汽车次之,为100万辆。东风风神比较保守,目标为20万辆。

记者点评:

2016年车市受购置税优惠等因素的刺激,逆势拉升,释放了不少购买潜力,今年购置税优惠没有去年优惠大了,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定的销量预计数据能否达到,还有待市场的考验。与此同时,借助SUV市场的发力,自主品牌在2016年获得了长足的进步,从销量目标可以看出,不少自主品牌有“野心”,2017年,自主品牌与合资品牌的竞争将更加激烈,市场此消彼长,未来走势如何,我们拭目以待。

B 新能源车补贴不再“雨露均沾”

新闻内容:

财政部、科技部、工信部和国家发改委四部委联合发布《关于调整新能源汽车推广应用财政补贴政策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今年年初开始实施。对比2015年出台的旧版新能源汽车补贴方案,今年落地的新版补贴政策中,补贴额度按计划退坡20%,部分车型的退坡幅度甚至将达到60%。普惠制画上句号。政策从整车能耗、续驶里程、电池性能、安全要求等方面提高补贴技术门槛,降低财政补贴力度。

配套国家政策,地方政策也将陆续出台,最近北京市出台的地方补贴政策,新能源补贴也大幅度缩水。据相关新闻称北京市最低补贴仅为1万元,算上国家补贴,北京市购买纯电动汽车,最低补贴3万元,最高补贴6.6万元,相比2016年分别缩水2万元和4.4万元。

记者点评:

过去为了对新能源汽车进行扶持,提升市场认可程度,国家以及地方政府对新能源车,尤其是纯电动汽车实行的是大力补贴。然而,不少车企借机骗取大量补贴,却并没有给消费者提供可靠、耐用的新能源车。2016年新能源汽车行业骗补丑闻爆发后,如何调整补贴政策就被提上日程。《通知》正是基于这样一种新的导向出台的,同时也标志着过去对新能源补贴的普惠制结束了。

业内有专家表示,关于新能源车补退坡其实是可以预见的,政府相关部门被骗补事件伤透了心。新的补贴政策对新能源车型的要求却更加严格,这将会促进车企加快新能源汽车技术的研发和储备。也有专家认为,因为目前新能源汽车的广泛普及仍然面临成本高、充电设施匮乏、消费者认知低等问题,如果补贴出现断崖式掐断或收缩,会对产业造成重大冲击,所以适当补贴还是非常重要的。

C 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门槛”提高

新闻内容:

工信部《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及产品准入管理规则(修订征求意见稿)》去年推出,新规有望今年正式实施。对于申请新能源汽车的生产企业,《修订征求意见稿》要求需要具备生产新能源汽车产品所必需的设计开发能力、生产能力、产品生产一致性保证能力、售后服务及产品安全保障能力,并符合《新能源汽车生产企业准入条件及审查要求》。按照《要求》,审查条件将有17项具体条款,其中有8项为否决条款,只要超过2项未达标,则该企业就不被准入。《修订征求意见稿》重新划定新能源汽车范围,将新能源汽车范围调整为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燃料电池电动汽车。这被看作是国家提高新能源汽车准入门槛的一个标志。

此外,征求意见稿还强化了新能源汽车产品的安全监控,增加对已销售的全部新能源汽车的运行和安全状态进行全生命周期实时监控的要求。

记者点评: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发展以及国家和地方财政补贴刺激,传统汽车厂商几乎都开始研发或推出新能源汽车,不少企业也开始涉足该行业,但由于技术水平参差不齐,导致出现 “骗补”“PPT”造车的闹剧频现,也打击了消费者对于新能源汽车的信心。有望在今年推出的此项新政将逐步规范涉足新能源车研发和制造的企业,从而将新能源汽车导向正途。

业内人士表示,专家预计新的准入规则实施后,两年内达到条件的新增新能源整车企业为10家左右,并且不再新增自制底盘的改装类生产企业。同时,预计两年后现有119家整车企业约有2/3的企业可达到条件;现有85家自制底盘的改装类企业约有1/10的企业可达到条件。

D 车内环保设立强制标准

新闻内容:

《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强制标准今年年初推出。对车内空气中的苯、甲苯、二甲苯和乙苯等有害物质都有了更为严苛的限量值,并给出了汽车厂家强制执行的时间表。今年起,所有新定型销售车辆必须满足该标准要求,此前已经定型的车辆,今年7月起实施强制标准要求。修订版的《乘用车内空气质量评价指南》从推荐级别上升成了强制级别,所以,各大汽车厂商必须提高他们的生产标准,在生产汽车时采用更加环保的材料。

记者点评:

车内空气非常重要,因为我国在汽车车内空气质量方面没有什么法律规定,所以各大汽车厂商在生产汽车时使用的材料良莠不齐,车内污染空气的源头大多是车内的塑料部件、胶水、地毯等物,这些物体会释放一些有害气体,比如苯化物、甲醛、苯乙烯等,使人头晕、恶心。

随着人们消费观念成熟,对汽车的关注不再局限于外观、空间和动力,大家越来越关注内饰用料是否环保,会不会产生异味,会不会危害健康。近些年媒体接连曝光一些车型使用不环保材料甚至国外法律法规禁用的材料,也让消费者对车辆的认识更加全面。现在,新标准对车内环境控制更加严格,将使得消费者有更多环保型新车可以选择。针对越来越严格的规定,一些车企逐渐研发了更多环保新材,并且运用了先进的空气质量控制系统,甚至有车企将这些新材料、新技术运用到售价更低的紧凑型车上,也为更多消费者提供了选择。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