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助学事业
助学事业对石建华来说,是一项全新的工作。怎样才能把这件好事办好办实,是他每天都在思考的问题。他不断总结工作中成功的经验和失败的教训,虚心学习外地好的做法,坚持诚信为天、公开为基、创新为重的指导方针,逐渐形成了一套比较科学合理的理念、制度和做法,大体可归纳为三个“三管齐下”。

石建华在各所乡村学校发放助学物资
一是管理运行上做到严谨制度管理、公开公示监督、财务阳光审计“三管齐下”。网站制订了七项制度和三项规定;实行财务民主,网上公示公开、向爱心人士寄发收据、证书与结对子卡等,并接受社会监督。主动请求审计部门,接受财务审计,并将审计报告在网上公布,做到爱心捐款人士个个放心,受助学生和家长人人满意。
二是网站建设上做到着眼全国布点、倡导志愿服务和参与社会公益“三管齐下”。经过宣传、联系、考察,在湖南、辽宁、湖北等省建立了爱心助学工作站(小组),开展爱心助学活动,并在全国各地组织起1900 多人的爱心助学志愿者队伍,为助学事业助力。如组织辽宁等地的两批志愿者在汶川地震发生后13小时就赶到灾区,一边抢险,一边收集回8 名特困学生的资料,并给予及时救助。受助学生中的郑小鹏还被评为“全国抗灾英雄少年”。石建华又与上海、北京、广州、太原等地的公益事业组织、公司、大专院校交流合作,参加了“天使助学”等一系列助学公益活动。在原平地区先后组织“高考送考”、“圆梦育人”等多项活动,带动不少单位和个人加入爱心助学行列,起到示范和引领作用。
三是在助学形式上,无偿捐赠+无息借助、输血+造血和直接资助学生+学生爱心传递“三管齐下”。为使爱心助学活动与时俱进,网站大力创新、积极实践,逐步形成“传统型”、“探索型”和“持久型”三种并行互补、统筹兼顾的助学模式,提倡并实施了爱心人士无偿捐赠与无息借助并举,发挥“输血式”和“造血式”功能,引导受助学生既要感恩回报,又要传递爱心,从而为爱心助学工程注入新的活力,促进了助学事业的可持续发展。
从2015 年起,石建华带领网站采取“默默相送”、“润物无声”式的助学形式,不搞场面仪式化,不搞讲话程序化,不搞报道广告化,而是在静悄悄中助学,使学子、家长感到暖融融。
2016 年是网站第二个10 年计划的开局之年。石建华打算在工作方向上由以慈善为主的爱心助学向惠及大众的社会公益延伸,继续探索创新,做好助学工作,开展“启航”等项目,力争帮助更多特殊家庭的贫寒学子顺利完成学业,并争取在原平地区创建一座大型图书馆,供学生、市民免费阅读,为建设书香原平,出一份力,尽一份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