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经济频道>>经济>>正文
降准落地: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
2024年02月06日 09时51分  

新华社北京2月5日电题:降准落地:持续加大对实体经济支持

新华社记者吴雨、张千千

5日,今年首次降准落地,由此释放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专家表示,此次降准释放稳经济、稳市场的积极信号,有助于增加金融机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进一步加大对实体经济的资金投入。

中国人民银行1月24日宣布,决定自2月5日起下调金融机构存款准备金率0.5个百分点(不含已执行5%存款准备金率的金融机构)。

此次降准后,我国金融机构加权平均存款准备金率降至约7%。中国人民银行行长潘功胜表示,与国际上主要经济体央行相比,我国法定存款准备金率的调整空间较大,存款准备金率下调0.5个百分点,将向市场提供长期流动性约1万亿元。

“在稳预期的关键时刻,降准有助于巩固宏观经济向好势头,十分必要。”招联首席研究员董希淼认为,此次降准释放的流动性,既能保障春节前现金投放的短期流动性需求,又能持续补充信贷增长产生的中长期流动性需求,体现出货币政策合理适度、呵护市场的积极信号。

与去年每次下调0.25个百分点的两次降准相比,此次降准幅度提高至0.5个百分点。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认为,货币政策逆周期调节力度增大,为货币信贷增长提供了有力支撑,有助于推动一季度信贷延续平稳增长势头。

降准可有效增加金融机构支持实体经济的长期稳定资金来源,特别是量大面广的地方法人金融机构,流动性压力将明显缓解。与此同时,中国人民银行还通过其他渠道进一步投放流动性:向三家政策性银行投放抵押补充贷款(PSL)5000亿元,助力“三大工程”建设;1月15日加量续做9950亿元中期借贷便利(MLF)操作,确保流动性合理充裕……

在宣布降准的同日,中国人民银行还决定自1月25日起,分别下调支农再贷款、支小再贷款和再贴现利率各0.25个百分点。“这表明中国人民银行在运用好总量工具的同时,继续发挥结构性工具作用,朝着国民经济薄弱环节重点发力。”王青说。

记者了解到,截至2023年末,我国支农再贷款余额6500多亿元,支小再贷款余额超1.65万亿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等工具的使用率在80%以上,有力支持了“三农”、小微等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普惠小微贷款增速近年来持续超过20%,“三农”贷款增速也保持在15%左右,都明显高于全部贷款增速。

市场人士认为,存量政策仍有后劲,叠加降准和下调支农支小再贷款、再贴现利率等举措,将形成政策合力,增强经济活力、提振市场预期。

(责任编辑:梁艳)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