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经济频道>>经济>>正文
农行忻州分行:服务“三农”勇担当 金融扶贫显成效
2018年06月04日 10时24分   忻州日报

2018年是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开局之年,农行忻州分行积极行动,开拓进取,奋力拼搏,勇于担当,饱含为民情怀,践行金融使命,勇担社会责任,在服务“三农”方面取得了可喜成绩。

截至一季度末,县域贷款余额63.88亿元,较年初增加1.39亿元;涉农贷款余额57.41亿元,较年初增加0.77亿元;“三农”重点领域金融服务取得新突破。围绕全市各地“三农”特色资源、产业特点和金融需求,推出光伏扶贫贷、惠农便捷贷等“三农”特色金融产品,为深度贫困地区静乐投放光伏扶贫贷款391万元,并积极推进五寨光伏项目。同时发放惠农卡57.9万张,其中有效客户38.6万户,较年初增加1.2万户,新营销涉农代理项目6项,在全省排名首位;金融精准扶贫工作取得新成效。11家国定贫困县支行贷款全年增加1.14亿元,全行精准扶贫贷款较年初增加1102万元,带动或服务建档立卡贫困人口3736人,较年初增加1269人;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一号工程”顺利实施。11家县支行开展“惠农e贷”业务,共发放贷款52笔310.30万元,全市惠农服务点上线“农银e管家”2331个,较年初净增1108户。

文/图/司丽琼 冯丹晨

农行忻州分行党委书记、 行长白建斌为贫困户送去慰问品。

履行责任扎实推进金融扶贫工作

分行工作人员在忻府区伟业奶牛有限公司就扶贫贷款事宜进行调研。

今年是我市五年脱贫攻坚任务最重的一年,要实现繁峙、神池、五寨、岢岚、河曲、保德6个国定贫困县脱贫摘帽。市、县两级农行按照我市脱贫攻坚相关工作部署,不推不靠,有序推进各项金融扶贫工作。已投放扶贫贷款1170户6089万元,其中包干乡镇投放373户1673.7万元,非包干乡镇投放653户2876万元。累计走访包干乡镇贫困户16837户,走访率达100%,积极对接有信贷需求的建档立卡贫困户。

一、差异化金融扶贫产品和信贷政策体系日趋完善。在农户小额贷款、金穗“惠农通”等支农惠农传统产品的基础上,农行忻州分行相继推出精准扶贫特色业务“光伏扶贫贷款”、支持偏远地区农民易地搬迁的“农民安家贷”、支持农村地区致富带头人发展的“农村个人生产经营贷款”,支持农业家庭增收致富的“专业大户(家庭农场)贷款”等新型金融扶贫产品。

二、稳步实施政府增信模式。农行忻州分行与我市各级政府和有关部门密切合作,探索创新出“政府风险补偿金+贷款对象”的政府增信扶贫模式,全部执行基准利率。如忻府支行的“四位一体”模式扶贫项目,由忻州伟业奶牛有限公司作为实施主体,已投放扶贫贷款400万元,带动贫困人口80户。原平支行“四位一体”模式扶贫项目进入实施阶段,由山西佳诚液压有限公司作为实施主体,今年一季度投放扶贫贷款370万元。定襄支行“四位一体”模式扶贫贷款项目由定襄吉隆能源有限公司作为实施主体,已投放60万元。宁武支行“四位一体”模式扶贫贷款项目由山西潞安集团宁武潞宁煤业有限公司作为实施主体,已投放55万元。其他支行则以“贫困户+政府风险补偿金”模式支持扶贫项目,目前,获省行批复且风险补偿金到账,并投放直接模式精准扶贫贷款1800万元,带动贫困人口500多户、1500余人。

三、光伏扶贫模式逐步形成。在将金融精准扶贫引向深入的过程中,农行忻州分行把光伏项目作为开展产业扶贫的切入点,通过省、市、县三级行上下联动,主动对接各级政府、扶贫办、发改委、供电局及运营企业,把静乐支行作为光伏扶贫贷款项目的试点行,按照上级行《光伏扶贫贷款管理办法》的工作要求,全面开展各项工作。目前,已投放626户2604万元,预计年内光伏扶贫贷款余额将超过3500万元。

四、持续探索产业扶贫模式。按照上级行关于服务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做好三农“大新特”(大三农、新三农、特色三农)客户项目的工作部署,对照省分行关于开发“大新特”三农客户名录,农行忻州分行积极介入的“大新特”项目主要有禹王洞旅游项目、芦芽山旅游项目(北京中景信),涉及原平、代县、繁峙三个县市的牧原集团生猪养殖项目。同时,择优支持农村准公益性、公益性设施项目,重点支持七河治理等水利项目、农村四好公路等公路建设及养护等项目,直接服务带动周边贫困户。

五、构建普惠金融服务体系。农行忻州分行积极创新服务渠道,优化现有物理网点布局,在重点乡镇增建金融便利店,在农村大力实施“金穗惠农通”工程。加快贫困地区县域网点的转型、改造及低效网点迁建工作,提升了服务效率。在贫困地区的人口大镇和商贸大镇新建自助银行,提高服务覆盖面。目前全行共有人工网点48个,其中县域网点35个,占比73%;离行式自助73个,其中县域离行式自助60个,占比82%,网点渠道覆盖面优于同业金融机构。同时积极开展“社保一卡通”金保工程,通过社保卡代发城乡居民养老保险、企业养老保险、机关养老保险,代发良种补贴、农村离任“两委”生活补贴等涉农资金,我市农民可通过持有的惠农卡、社保卡享受到方便安全快捷的金融服务。

六、做好金融扶贫宣传推广工作。以线上媒体和线下媒体相结合的方式,通过电视、报刊、网络、微信以及“送金融知识下乡”活动现场等多种方式宣传金融扶贫工作,引导贫困户构建信用文化,助推金融扶贫的可持续发展。

把握机遇 做好“三农”金融服务

农行忻州分行紧紧把握乡村振兴的历史机遇和总体要求,紧密结合我市具体实施内容,紧扣重点领域和重点工程项目,深入挖掘有效金融需求,培育“三农”信贷业务新的增长点和发展模式,助力地方经济持续发展。

一、抓产业发展。产业兴旺是乡村振兴的核心和关键,也是农行忻州分行服务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农行忻州分行围绕消费结构升级趋势,积极支持我市粮食、畜牧业、蔬菜、水果、杂粮、中药材、农产品加工和休闲观光农业等八大特色产业和旅游、文化、体育、养老、健康等幸福产业快速发展。同时,抓住县乡医疗体制改革的机遇,以县级人民医院为重点营销对象,全力营销县医疗集团基本账户和资金归集业务,支持县域医疗产业发展。

二、抓项目营销。项目是金融服务的重要载体和支持对象,抓住了好项目,也就抓住了关键点。农行忻州分行重点从两方面抓项目营销,一是着力支持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以经营性项目为重点,积极支持纳入中央预算投资计划的新一轮农村电网建设与改造、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农村信息进村入户工程等项目。二是积极营销优质旅游项目。重点支持县域“双遗一园”(世界自然遗产、世界文化遗产、世界地质公园)、“四区一园”(国家级旅游度假村、休闲区、风景名胜区、5A级旅游景区和国家公园)以及客流量大、资源独特、文化内涵丰富的优质4A级景区项目。

三、抓产品创新。产品是营销客户的主要工具,抓产品也就抓住了营销的实质。2017年农行创新推出审批效率高、贷款定价活、客户体验优的“惠农e贷”,农行忻州分行就重点推广了“惠农便捷贷”“特色产业”“政府增信”三种模式,加强数据采集,为拓展优质客户奠定了基础。同时创新特色产品,根据特色产业的生产、经营、流通等不同特点,寻找金融切入点,加大特色产品创新力度和落地力度。

四、抓渠道升级。渠道是银行价值传递和服务实现的重要环节,是市场竞争力的重要体现,对金融服务至关重要。农行忻州分行不断强化涉农代理项目营销,梳理我市涉农代理项目,对尚未取得代理资格的项目形成名录,重点营销种地补贴、采暖补贴、温室大棚补贴等项目。加快“惠农e商”商户拓展进度,按照“营销一户、成功一户、使用一户、带动一片”思路,以农批市场、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类商户为营销重点,以满足商户大额支付、财务对账、摊位管理等需求为突破口,扩大专业市场覆盖面。同时全面加快惠农服务点互联网化升级,将服务点升级成为普惠金融便民点、电商交易服务点、村民信息采集点、市场营销和农户贷款辅助点、理财产品代销点、“三农”信息传播点,充分激发我市服务点活力。

夯实基础 做好各项保障工作

农行忻州分行以贯彻落实十九大精神为主线,深入推进“两学一做”学习教育活动常态化制度化,将省市行党委党建工作要求贯穿在日常业务工作中,切实做到将党风廉政建设与业务工作同部署、同落实、同检查、同考核,引导“三农”从业人员,不断增强自我约束意识和拒腐防变意识,做到防微杜渐、警钟长鸣,切实防范业务风险,确保“三农”工作稳健发展。

一、强化工作落实。农行忻州分行不断加大督导力度,对乡村振兴金融服务、金融扶贫、互联网金融服务“三农”等重点工作进行不定期督导,对思想认识懈怠、工作推进缓慢的行采取下发督导函、现场督导、问责等措施。

二、打好“三农”和县域业务风险防控攻坚战。着力做好惠农贷款风险把控工作。严把数据采集质量关,做到客户影像留存,双人审核,逐户建档、核对公示;严把数据审批质量关,对疑点数据进行实地查证;严把贷后管理关,通过电话核查等手段严密监控贷款流向,对客户做好互联网金融知识宣传和风险提示,积极帮助客户防范网络诈骗,切实保护客户的互联网金融消费权益。严控扶贫小额贷款风险,强化贷后管理,按照“真贫困户、真本人意愿、真双人面签、真尽职管理”标准开展贷后检查评价。

2018年,农行忻州分行全行上下统一思想、应势而起、凝心聚力、攻坚克难,奋力开创新时代农行忻州分行服务“三农”和金融扶贫工作高质量发展的新局面。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