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理财是商业银行在对潜在目标客户群分析研究的基础上,针对特定目标客户群开发设计并销售的资金投资和管理计划,在理财产品这种投资方式中,银行只是接受客户的授权管理资金,投资收益与风险由客户或客户与银行按照约定方式承担。
可以根据该产品的投资方向来确定,比如投资于国债、金融债要比投资于企业债风险低,投资于债券(包括国债、金融债、公司债、企业债等)就比投资于股票风险低,更快捷的方法是参考产品说明书。
经常有客户接到银行短信或电话,提示自己的风险评级已过期,需要重新进行风险等级评估,感觉买个理财这么多程序,繁琐!那么,风险等级评估的目的到底是什么?
风险承受能力的评估不是为了让金融理财师将自己的意愿强加给客户,而是通过风险评估让客户认识自我,了解自己的风险承受能力,以作出客观的评估和明智的决策。
而在一段时间之后,客户受收入水平、生活环境的变化和影响,理财目标不断调整,对风险的认识和承受能力有可能发生变化,因此,一定期限后要重新进行评估,就像一个人在行走中,要不断地调整方向,才能走得更远。而要实现财富的积累和保值增值也是如此。
首先,根据风险评估的结果,认识自己对风险的承受能力,在承受能力范围之内选择产品;其次,看产品风险等级,根据产品说明书可以快捷高效地了解该产品的风险等级情况;最后,结合自身情况匹配相应的理财产品。这不仅从法律的角度规定了要根据风险承受能力购买理财,更是对客户负责任的表现。
资产配置,是指依据所要达到的理财目标,按资产的风险最低与报酬最佳原则,将资金有效地分配在不同类型的资产上,构建达到增强投资组合报酬与控制风险的资产投资组合。
其实还是那句老话:不要把鸡蛋放在同一个篮子里。把风险进行分散,就是对收益的有效保障!因此,需要我们将资产进行短、中、长期合理配置。留取3-6个月的日常开支作为流动资金备用,其余资金可以通过理财、保险、股票等形式进行风险分散和资产保值增值。
银行自营的理财产品,在产品说明书中,会有一个以大写字母“C”开头的14位产品等级编码,只要在中国理财网输入该编码就会查询到对应的产品。银行代理的理财产品,银行会在办理购买的理财产品回执上加盖公章。
所有理财产品公布的收益都是年化收益,一年按360天算还是365天算,要参看产品说明书。
银行理财产品收益从产品起息日到产品到期日,按实际天数计算:预期收益金额=投资金额×预期年化收益率×投资天数/基础天数(360天或365天)。
需要注意的是,预期收益率是银行在发行理财产品时对产品最终收益的一个估值,不代表理财产品的最终收益率。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