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近日,忻州中院和忻州师范学院联合开展“法律进高校”系列活动。大学生走进法院,零距离感受阳光司法;法官干警送法到课堂,为“天之骄子”带去法律盛宴。一场生动的法律实践活动在学生与法官干警的倾情互动中拉开帷幕。活动当天上午,忻州师范学院法律系的52名大一新生集中在中院大门口,期待着揭开法院的“神秘面纱”,来一场与司法的亲密接触。在讲解员和各区域干警的引导介绍下,师生们兴致勃勃地参观了诉讼服务中心、数字化法庭、家事审判文化长廊、执行指挥中心、信息指挥中心和院史陈列室,并旁听了庭审。
在“一站式”诉讼服务中心,学生们可以向“导诉台”工作人员咨询法律问题。该服务中心还配备了自助查询、自助立案、自助材料周转、自助导诉等设备,可以选择“微信送达告知”功能,便捷获取相关材料和通知,还可以自助登记立案、材料收转、案件查询、诉讼咨询,同时还能在“便民服务区”复印、打印、扫描资料、手机充电等。“虽然对如何起诉还不了解,但有了诉讼服务大厅高效、便民、周到的服务,我就不担心了。”“一走进法院,看到如此温馨、便民、现代化的诉讼服务大厅,心里的紧张感一时间就释放了。”大学生们纷纷点赞。
在数字化法庭,大家表现出极大的热情,纷纷走到审判台前,零距离接触庭审设施。在干警的指导下,同学们轮流坐上审判席,亲身体验审判法庭的庄重肃穆。学生们还现场旁听了一起交通事故纠纷案件庭审。旁听席上的学生们聚精会神,听得津津有味,切身感受法庭对诉讼权利的充分保障以及对公平正义的始终坚守。“从书记员宣读法庭纪律到法庭质证和双方辩论、陈述,我们真实地感受到了法院审判工作的庄严与神圣,也感受到了法官的认真与严谨。通过旁听,我们也认识到了守法的重要性,作为一名法律专业的在校大学生,我一定努力学习,以后争取做一名法官。”大学生郭宏霞这样说。
在家事文化长廊,学生们深入了解了集法官、心理咨询师、婚姻家庭咨询师、青年律师志愿者和人民调解员为一体的家事审判团队。在家事法庭里,学生们仔细研究了有别于普通法庭的布局设置。来到客厅式、书房式的家事法庭,双方的情绪能够得到极大舒缓,对立感也没有想象中那么强,有什么事都能坐下来好好谈。
在执行指挥中心,执行干警为学生们现场展示了指挥中心与外勤人员实时音视频同步、远程指挥执行、全程监督录像的执行指挥系统,学生们对该系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不时向干警提出问题,都得到了耐心细致的答复。
在信息指挥中心,学生们现场观看了数字法庭管理系统、数字法院业务系统、庭审职能巡查系统、电子卷宗深度应用系统操作演示。真实体验了视频、音频同步视听的“单面镜”功能,在线观看了一起刑事案件庭审直播,对充满科技感的信息中心纷纷点赞。
“法院开展的公众开放日活动非常有价值,不仅向我们展示了法院以公开促公正、以服务树形象的良好风貌,拉近了我们和法院之间的距离,更增进了大学生对法院工作的理解、信任、支持和向往。”在谈到此行的意义时,带队的邬老师这样表示。
当晚7点,忻州中院的法官干警又赶到忻州师院开展“送法进校”活动。台上法官讲得热情洋溢,台下一百多名学生听得专心致志,现场气氛一片火热。
为了确保授课实效,法官在活动前和师院老师主动进行沟通联系,了解需求、征求意见、精心备课,以《做有信仰的新时代法律人》为题,结合身边鲜活的典型案例,通过讲述法律演进发展和以案说法的方式,多维度剖析了法律信仰、法律思维、法律意识、法律习惯和预防法律风险等话题,并就高校常见的法律问题提出了具体建议,教育引导学生爱党爱国、崇德尚法、弘扬正气,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建设发奋学习,自强不息。法院干警还向学生现场发放了精心编印的扫黑除恶、宪法知识、禁毒知识、环境保护以及防范打击非法集资等法律宣传手册。(郝伟温振华)
(责任编辑:梁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