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忻一中坚持“管理立校、课改强校、文化兴校”的发展思路,在改革创新的实践中,实现了规模扩容,形成了“一校三区”——忻州一中、忻州高级中学、忻州实验中学联合共同体的办学新格局。
功能完善、宜学宜修、交互一体智能化教学设备实现了全覆盖,校园环境持续全面优化;立体教学互联互通,教学内容、方法、手段和过程实现了时代性的变革,高质量管理保障秩序;校园文化内涵丰富,优生培育突破了“只见高原没有高峰”的发展瓶颈,传承与创新使高质量教学持续获得新动能。
为让老师在工作中得到公平,学校从工作分配到职称职务的晋升,一把尺子量到底,靠成绩靠业绩说话。无论是主校区、新校区,无论是班主任、任课教师,用公正公平营造出人人担当、个个尽责的工作氛围。师生之间崇尚宽容,形成了良好的师生关系;干部教师之间讲宽容,有了好的干群关系;教师之间讲宽容,就有好的同事关系;学校和家长之间讲包容,家校关系更加和谐。
学校还编印了《旗帜飞扬》《回眸忻中》等校本教材,打造了能展示一中精神的“两操”、“宿舍”、“就餐”等文化品牌。传递正能量,弘扬正文化,进一步增强了学校的凝聚力和竞争力。
“管理的目标是激发动力,只有管理现代化,才能全面提高学校的综合素质”,校长陈培器表示:“办学立德树人、德为业本的方向不能动摇,教师是学生的道德书籍和行为标杆。功崇惟志,业广惟勤,要使梦想变为现实,行动是唯一方法。”
为了进一步加快全省示范高中建设的步伐,在省市教育部门的重视和大力支持下,以2010年先行先试《忻州一中“大三步教学”教学实验》为标志,忻一中全面施行了教学方式的变革。有效地促进了高质量教育的持续发展,使忻一中的整体教学水平得到大大提升。
采访中,高一年级647班班主任张晓彬介绍,“大三步教学法”,就是把整个教学活动的大课堂进行合理分解,把学生通过预习可以完成的内容前移,把巩固性练习后置。新的教学方式分为“预习课”、“探究课”、“测标课”三个步骤。
所谓“预习课”,就是在教学当中各个科目设有规定的预习课,前30分钟学生根据预习案的要求进行自主预习,后10分钟小组讨论。
所谓“探究课”,就是师生共同探究,要求老师做到“三讲三不讲”:讲预习反馈回来的问题,讲课堂上生成的问题,讲教材开发;会的不讲,超纲内容不讲,讲了也不会的内容不讲。
所谓“测标课”,就是采用考练题的形式进行,检验学生的学习达标情况。题量和难度,针对边缘学生设计,确保有大部分的边缘生可以完成。对出现的问题,通过批改试卷,由边缘生上课时自己讲解。
张晓彬老师接着说:“‘大三步教学法’,使整个教学活动的大课堂得以科学分解合理分步,学生学习效率提高了,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与教师的教学方式,构建起了与新课程理念相适应的高效课堂,形成了具有忻一中特色的‘教学法’,全面提升了教育教学质量。实践证明,‘大三步教学法’是学校有效教学、高效课堂的精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