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忻州市司法局聚焦酒驾、信用卡诈骗等社区矫正对象易发的违法行为,在全市范围深入开展社区矫正法治宣传和警示教育专项行动。专项行动从7月底开始至9月初结束。
身边案例切身警示,守法警钟时刻长鸣。专题宣讲中,社矫干部以故意伤害、危险驾驶、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等典型案例为牵引,用身边事教育身边人,直观展示重新犯罪的沉重代价。静乐县通过“案例震慑+法律解读+承诺管控”三措并举,以真实、惨痛的酒驾醉驾案例,展现了违法行为的严重后果。社矫对象坦言:“车轮碾碎的不仅是受害者家庭,更是自己重获新生的机会。”
联合解读法律条文,行为边界清晰明辨。各县(市、区)检察官、派驻干警积极参与法律解读,重点突出社矫对象的权利义务、必须遵守的监管规定以及违反规定的法律后果,为社矫对象明晰守法边界。在神池县,检察官向社矫对象重申日常报到、外出审批、信息化核查、教育学习、公益活动等各项监管制度的刚性要求,同时注重正向引导,鼓励社矫对象珍惜社区矫正机会,走好新生之路。静乐县派驻民警结合刑法、治安管理处罚法等法律法规,聚焦酒驾醉驾、信用卡诈骗等4类重点违法行为,深入浅出阐释了各罪名的构成要件、具体立案标准、对应的量刑幅度及法律后果,使社矫对象清晰认识到法律红线不可触碰。
社矫对象立诺践行,制度要求入脑入心。司法所所长积极参与行动,发挥一线监管、帮教作用,组织全体社矫对象开展个别谈话,并现场签订重点违法行为风险告知书及重点违法行为守法承诺书,确保警示教育入脑入心。
制订举措精准施教,工作推进实效彰显。保德县各司法所对社矫对象逐一排查,开展风险评估,对有就业就学需求的社矫对象进行针对性教育帮扶。宁武县加强经验总结,总结出坚持案例导向、避免“空洞说教”;注重分层分类教育、推动因人施教;坚持常态与重点结合等工作方法,推动社矫对象守法观念进一步巩固,矫正氛围持续向好。
本次专项行动以案释法、以法明理、以诺促行,有效增强了社矫对象对高发违法犯罪行为的识别能力、风险防范意识和遵纪守法的自觉性,为维护社会安全稳定奠定了坚实基础。
(责任编辑:蔡文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