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法治频道>>法治>>正文
注意!养老的这些“坑”别踩
2021年10月14日 15时51分   人民网

尊老、敬老、爱老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近年来,老年人权益保障问题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重视。选择养老机构应当注意什么?轻信保健品宣传造成身体不适怎么办?人民网整理了相关案例,以作提醒。

养老机构不规范 养老变“伤老”

某日下午,王某在养老院如厕时不慎摔倒在地。凌晨,养老院通知王某家属。后经鉴定,王某左股骨粗隆间骨折,构成7级伤残。王某将养老院诉至法院。法院认为,王某与养老院签订《养老机构服务合同》,约定护理等级为专护,养老院应按合同约定为王某提供服务,但未明确约定提供专护的具体服务内容。根据养老院登记表记载,养老院明知王某入住时身体状况,如厕需要帮助。因护理不当导致王某摔倒,养老院应承担民事责任。最终,法院判决养老院承担60%的责任,并赔偿王某医疗费、护理费、住院伙食补助费、营养费、残疾赔偿金、精神抚慰金等。

法官提醒:根据相关法规,养老机构应建立老年人健康状况入院评估制度。但实践中,养老机构提供的格式文本合同中普遍缺乏针对老年人个体差异情况的入院评估,以及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有针对性的服务内容。另外,部分养老机构在服务过程中缺乏透明度,且遇紧急情况施救不当或存在延迟,易造成严重后果。选择养老机构之前,需充分了解养老机构相关资质、软硬件水平、市场口碑,如有必要,还要根据老年人身体情况,把要求养老机构提供的具体服务内容作为补充条款添加到合同中。

轻信保健品 “伤财”又“伤身”

2019年2月,柳某因身体不适到医院就诊,被诊断为高血压、糖尿病、肾功能不全及其他老年慢性病待查。吴某得知柳某病情后向其介绍了自己代理的保健品,并为柳某写了一份服用保健品安排表,承诺一个周期就能见效。柳某累计从吴某处购买保健品6万余元。2019年5月份,柳某自觉病情加重,经医院诊断为尿毒症、心功能不全、肺水肿、肺部感染、呼吸衰竭、代谢性脑病、低钠血症。随后柳某将吴某诉至法院,法院查明,吴某曾多次询问柳某身体状况并推荐其按要求服用相关保健品。法院认为,吴某在明知产品不具有药理作用的情况下仍向柳某作虚假宣传,致使柳某误信后购买产品,判处吴某按3倍数额向柳某赔偿。

法官提醒:日常生活中,老年人因可能存在一些基础性疾病,往往更为关注自身健康,这也给不良商家和个人提供了牟利渠道。一些保健品打着“有病治病、无病健身”的旗号高价出售,不仅不能治病,反而贻误老年人治疗最佳时机。老年人及家属不要盲目跟风购买保健品,如购买,需特别注意产品批准文号信息和主要功效,并且不能影响老年人对自身基础疾病的正常诊疗。

盲目投资有风险 造成损失谁来担

甲公司与乙某签订协议,约定甲公司为乙某提供商品现货挂牌交易经济业务服务。后甲公司作为居间方撮合乙某与丙交易中心就某手串进行现货交易,期间甲公司的工作人员多次为乙某进行市场分析,并建议乙某追加投资。乙某先后共投入30余万元,盈利7万元后遭遇连续跌停,最终只收回投资本金17万元。乙某诉至法院,请求甲公司返还未收回的投资款并赔偿损失。法院查明,根据设立丙交易中心的批复,案涉手串不属于批准的交易品种,且在乙某进行交易之前,丙交易中心已经被监管部门要求整改全部线上及线下交易。法院认为,丙交易中心在被责令整改期间,甲公司仍催促乙某投入资金从事手串的线上交易,甲公司对乙某的投资款损失存在主观过错,应负有主要责任。乙某作为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人,应对投资风险具有一定认识,其对自身投资损失也负有责任。故法院最终判决甲公司向乙某赔偿部分投资款。

法官提醒:特定商品的现货交易、期货交易均需要一定的专业知识,且风险较大,若缺少相关经验,不要盲目听信他人的建议进行投资。即便进行投资,也要了解相关平台是否取得相应资质、是否存在虚构背景等情况,使用正规的交易软件,及时止损。(综合北京市第二中级人民法院、北京市朝阳区人民法院等整理)

(责任编辑:蔡文斌)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