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新闻图片>>正文
海红果里的“甜蜜事业”
2025年09月17日 11时17分   忻州日报

河曲县海红爽饮料有限公司海红蜜生产线。本报记者冯晓磊摄

金秋时节,沿着黄河一号旅游公路驶入河曲县,漫山遍野的海红果树缀满红玛瑙般的果实,随风摇曳。在海红爽饮料有限公司的生产车间里,64套银色设备正高速运转,玻璃瓶在传送带上流动如光带,空气中弥漫着海红果特有的酸甜气息。

“这是我们研发的冷罐装鲜榨技术,可保留海红果90%以上天然营养成分,真正把‘果中钙王’的优势发挥出来。”公司销售主管王东云指着设备介绍。透明管道里,鲜红的果汁正经历超高压处理,这让“仙翁”牌海红蜜的钙含量达到66.59mg/g,远超同类竞品。

作为晋陕蒙交界的“中国海红之乡”,河曲县依托黄河流域独特的气候条件,将这一耐旱耐寒的本土果树打造成特色产业。记者从县农业农村局获悉,全县海红果种植面积已达2.97万亩,年产鲜果2.4万吨,带动1万余户农户增收,其中脱贫户4000余户,人均年增收1500元。在鹿固乡、单寨乡等主产区,连片的果园与黄河峡谷相映成趣,形成“十里海红花长廊”,既固沙保土,又成为乡村旅游的新景点。

“以前农户种的果子销路是大难题,现在公司上门收购,政府还给每斤补贴3毛钱。”在海红爽饮料有限公司的原料仓库,统计员刘艳说道。这家拥有40年历史的老字号企业,前身为河曲县北元果汁厂,如今已建成年产5万吨的现代化生产线,玻璃瓶装、易拉罐装的“仙翁”牌海红蜜从这里走向市场,占据晋陕蒙市场70%的份额。2024年销售收入突破2143万元,今年通过直播等线上渠道拓展,产品已渗透至京津冀、长三角地区。“线上线下销售额同比实现双位数增长,‘老牌子’赶上了新潮流。今年拟投资520万元研发精酿啤酒‘年产800吨生产线项目’,进一步丰富产品供给,提高企业竞争力。”

产业振兴离不开政策托举。河曲县连续五年出台《农业产业振兴奖补政策》,对流转果园的经营主体给予最高500元/亩的奖补,连补3年;对深加工企业新产品研发给予10万元/个的补助;本县农户直接向海红果加工企业销售自产海红果,享受最高0.3元/斤的销售补贴。

工厂车间,电商主播正对着镜头展示产品:“家人们看过来,这是‘果中钙王’做的饮料。”直播间里,来自全国的订单不断弹出。在县城的海红果文化产业园,游客可以亲手采摘果实、体验古法酿造。从田间到车间,从枝头到舌尖,河曲人用一颗小果子串联起三产融合的产业链,书写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生动答卷。正如公司宣传册所言:“一颗海红果,富了千万家。”(记者 乔龙飞)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