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武靖正在维护制水设备。本报记者冯晓磊摄
8月,暑气还未消散,太阳晒得人发慌。偏关县城龙华街“武哈哈纯净水”店的蓝色招牌下,武靖正弓着腰,将沉重的桶装水一桶接一桶搬上三轮车。汗珠顺着他晒得通红的脖颈滚落,浸透的工服紧贴脊背。装车完毕,他跨上车座,载着满车“甘泉”冲向街巷——日复一日,这辆三轮车从门店出发,穿过柏油马路,奔向县城的各个角落。
“最近活儿多,一天少说也得送60至70桶,最多的时候还送过400多桶。”送完一趟货的武靖顶着满头大汗赶回来接受记者采访。武靖是一名退役军人,曾在部队担任驾驶员,服役期间先后获得优秀士兵、优秀驾驶员等荣誉称号。退役之后,几年时间里,武靖似乎把能找到的营生都试了个遍:夏天摆地摊卖草莓,冬天卖年货,摆摊卖小吃,滴滴代驾……他不断尝试,直到一次偶然的机会,武靖了解到纯净水行业。他说:“这行当不一样,守着家乡就能干,用水需求不断,生计就不断,这不就是现成的创业路?”靠着几年奔波积攒下的辛苦钱,武靖咬牙投入近20万元,在龙华街开了“武哈哈纯净水”店。他定价清晰:到店自提6元1桶,送货上门8元1桶。
小小的临街门店里,武靖还辟出了一方天地,做起了“快递代收点”生意。武靖说:“起初就图个热闹,想着取快递的人来来往往,混个脸熟,咱这‘武哈哈’的名号不就打出去了。”这个灵光一现的“引流”妙招,将更多街坊邻里吸引到了他的店里。人流带来了生意,也带来了认可。更让他心头一暖的是去年享受到的县人社局政策性支持——一笔3000多元的房租费用被减免,实实在在落到了口袋里,这是对他扎根家乡、服务社区精神的肯定。
武靖的创业之路,给仍在待业路上彷徨的青年人以有益启示:只要尝试,总有一条适宜你的路。(记者常晓蓉)
(责任编辑:卢相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