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忻州>>正文
河曲县黄河省级湿地公园:从“闲置洼地”到“生态明珠”的绿色蝶变
2025年08月11日 11时44分   忻州日报

在黄河中游,一颗生态明珠正熠熠生辉。2020年10月获批建立的河曲县黄河省级湿地公园,以623.87公顷的广袤面积、76%的湿地率,构建起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的坚实屏障。近日,笔者走进这片充满生机的湿地,探寻其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的故事。

“我们通过科学划分湿地保育区、恢复重建区、合理利用区,让每个区域都发挥最大生态价值。”河曲县黄河省级湿地公园负责人王永胜介绍。湿地保育区重点保护原生态系统,恢复重建区针对受损区域进行修复,合理利用区则开展生态旅游和科普教育。现在,公园在防洪、水质净化、调节气候等方面的作用日益显著。

漫步在湿地公园内,不时有各种鸟类从头顶掠过。山西大学专业团队最新调查数据显示,湿地公园有鸟类160余种,其中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鸟类有4种,国家二级重点保护动物也多达20多种,还有50多种山西省重点保护动物在此栖息。

晨光初露,湿地公园的木质步道上已热闹起来。在外上学的王淼正沿着蜿蜒的河岸快走。她笑着停下脚步接受采访:“这次暑假回来,我几乎每天都会来湿地公园走走路,能感觉到空气是非常清新的,湿地公园建设得这么好,真是河曲人的福气。希望有更多的人来感受这份美好。”

在湿地公园内,河北人杨志军正带着孩子在小湖旁玩耍,杨志军看着孩子的笑脸,转头对笔者说:“我在河曲居住有几年了,整体感觉这个地方环境优美,人文气息比较浓厚,水土保持得也相当好,是一个人杰地灵的宜居城市。”

摄影爱好者张玉明喜欢用相机记录湿地公园的美景,他说:“湿地公园的鸟类非常丰富,为我们摄影爱好者提供了很好的素材。我们的很多珍贵鸟类作品都是在这湿地公园拍摄的,希望这样好的生态环境能保持下去,让越来越多的摄影爱好者、观光者来拍摄。”

如今的河曲县黄河省级湿地公园,不仅是生态保护的典范,更成为集生态保护、科普教育、观光旅游于一体的综合性公园。它不仅是黄河生态保护的生动实践,更承载着浓郁的地方文化内涵,向世人展现着黄河流域乡土特色与生态之美。

王永胜表示:“近年来,我们紧紧围绕黄河流城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战略,大力推动湿地生态保护修复,开展科普宣传教育、日常管护监测、野生动物栖息地保护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湿地景观得以再现,湿地鸟类明显增加,湿地功能显著增强,已成为河曲县生态文明建设的亮丽名片。”

从一片湿地的生态蝶变,到一方水土的生机盎然,河曲县黄河省级湿地公园的故事,是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的鲜活注脚。日益丰富的生物多样性、持续改善的生态环境、群众脸上的幸福笑容,证明了生态保护与民生福祉可以同频共振。未来,随着保护力度的不断加大,这片湿地必将成为黄河岸边更耀眼的生态坐标,为守护母亲河、建设美丽中国贡献更多“河曲智慧”。(马丽 张世伟)

(责任编辑:卢相汀)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