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忻州>>正文
保德:农村供水工程圆了村民“清水梦”
2025年06月28日 11时01分   忻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王阳)在晋西北的黄土高原沟壑间,“挑水翻山梁,雨天泥泞旱断肠”曾是保德县14万群众祖祖辈辈的生活常态。如今,拧开水龙头,清澈的自来水汩汩流淌,映照着乡亲们的笑脸。从“饮水难”到“清泉入户”,是保德县委、县政府举全县之力,推进农村供水工程建设的生动答卷。

保德县地处黄河沿岸,分散的单村供水模式长期制约着群众饮水安全。2017年,该县投资1895.1万元,建成山头梁集中供水工程,通过科学选址水源枢纽、铺设长输管线、建设高位调蓄水池等举措,成功保障两镇19村稳定供水,为规模化供水探索出“保德经验”。

2021年起,保德县乘势而上,投入1.46亿元推进讲家沟——韩家川、林遮峪——南河沟、韩家塔——西梁三大骨干工程,覆盖南部10个乡镇、106个行政村,惠及4.985万人口及4万头牲畜。建设了集成智慧水务系统,实现“同源、同网、同质、同服务、同监管”,彻底破解南部地区季节性缺水难题。与此同时,该县同步整合提升小型工程,近三年投入3246.91万元,改造77处小型供水工程,构建起“城市管网延伸+规模化集中供水+千人供水工程+千人以下工程”的分级供水体系。截至目前,规模化供水覆盖人口比例从42.88%跃升至86.04%,千人以上工程覆盖农村人口比例达90.44%,集中供水率实现100%。

为守护源头活水,保德县投入53.6万元更新检测设备,建立严格检测制度,每半年开展全域水源水质检测;2024年,在规模化工程及千人以上工程安装次氯酸钠发生器,在千人以下工程安装40处缓释消毒设备,构筑起从“源头”到“龙头”的全流程水质保障网。

规模化供水工程打通了“主动脉”,但2024年初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仅40.58%的现实,仍让群众的“饮水梦”卡在“最后一米”。保德县委、县政府果断打响“自来水入户攻坚战”,打出政策、资金、技术、群众工作“组合拳”。

抢抓黄河流域生态综合治理及全省学用“千万工程”经验机遇,两年内统筹整合5000余万元专项资金投入自来水入户工程。干部群众一条心,县领导包片、乡镇干部包村、村干部和党员包户,深入农户宣讲政策,以真心换支持;创新“以工代赈”模式,组织群众参与施工降低成本,协调交通部门争取政策支持……

2025年,全县新完成33个村的自来水入户建设,67个村入户工程进入扫尾阶段,惠及7.36万人。农村自来水普及率从40.58%跃升至98.7%。通水现场,村民们手捧清水感慨:“终于盼来了这清澈的自来水!”

为让清泉长流,保德县构建起全链条长效管理机制。

织密责任体系安全网,全面落实政府主体责任、部门监管责任、供水单位管理责任,建立县级农村饮水工程运行管理机构、管理办法和管理经费“三项制度”;探索“政府购买服务+专业化运营”模式,将规模化集中供水工程委托本地民营企业管理,提升运行效率;筑牢村级管护“前哨站”,配备300余名村级水管员,定期培训、落实补贴,确保小问题不出村;畅通维修快车道,县水利局成立养护工作专班、配备专业车辆和设备、设立服务热线,2021年至2024年投入514.88万元维修70处设施,保障4.2万余人饮水安全;通过拉网式排查、常态化巡查、重点盯防,建立问题台账并进行销号管理,将隐患消除在萌芽状态。

如今,汩汩清泉正沿着管网奔涌,滋润着黄土高原的沟沟峁峁,也浇灌着乡村振兴的希望田野。这幅“同饮一网水,共筑乡村兴”的画卷,正随着清流徐徐铺展。

(责任编辑:蔡文斌)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