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享到:
 
 
当前位置: 首页>>新闻频道>>聚焦忻州>>正文
“田教授”破解香瓜重茬减产难题
2025年05月01日 10时42分   忻州日报

本报讯(记者张志远)春天的瓜棚里,生机盎然。4月26日,在忻府区部落村香瓜种植基地,山西农业大学植物保护学院邢鲲博士正从瓜蔓间举起一袋子生物菌剂,向周围的村民们讲解。这场“田间课堂”在香瓜的清香中开讲,吸引了周边3个乡镇的100余名瓜农前来学习。这标志着当地香瓜产业正式迈入“以菌治土,以菌养土”的新阶段。

近年来,山西农业大学杂粮研究院的科研人员穿梭于种植基地,开启了一场科技兴农的生动实践。

忻府区的瓜农们曾长期被“种三茬必减产”这一魔咒困扰。为破解这一难题,山西省农业大学杂粮研究院科研团队经过多年研究,成功研发出基于“水美土里”生物菌剂的抗重茬综合防治方案,形成5项关键技术:菌肥筑基,在定植前15天施用复合菌群;立体供养,采用起垄分层施肥技术;智能控水,结合墒情监测与滴灌系统;生态防控,运用以虫治虫和生物农药;休棚消杀,采取太阳能消毒加微生物修复。

部落村“土专家”李二红的大棚成为首批受益者,他感慨道:“去年重茬种植减产三成,今年头茬就多收了1000斤!”数据显示,采用新技术的3座示范棚,平均单产提升了25%,预计每棚年均收益可达13万元,较传统种植增收4万元。

北太平村的香瓜种植大户冯华云今年种了两棚重茬香瓜,因缺乏科学的技术,产量未达预期。此次培训,她听得格外仔细,还不时向专家请教。她表示,“山西农业大学杂粮研究院的专家给我们讲解的香瓜种植知识很有针对性,能帮助我们提升种植水平,提高香瓜产量。”

山西农业大学杂粮研究院院长张中东研究员介绍:“今年杂粮研究院新建的3个示范基地已实现‘四统一’管理。目前,正通过建立‘师带徒’机制培养技术骨干,助力忻府区香瓜产业高质量发展。”

“有了山西农业大学杂粮研究院的专家做后盾,既可以提高我们的实操水平,更进一步增强了我们增收致富的信心!”一位瓜农高兴地说。

今年以来,山西农业大学杂粮研究院充分利用科技“三下乡”活动,联合乡土人才、“田秀才”等,积极组织农技人员下沉一线送技术、解难题,并邀请农科专家,将课堂搬到田间地头,聚焦香瓜抗重茬种植阶段管理难点,分时段、逐环节、全方位开展现场技术指导和管理培训,帮助瓜农增产增收,助推忻府区香瓜产业提质增效。

截至目前,山西农业大学杂粮研究院共开展“田间课堂”等培训5场(次),瓜农200余人参加培训。

(责任编辑:蔡文斌)

关闭窗口

    主办单位:忻州日报社 晋ICP10003702 晋新网备案证编号:14083039 晋公网安备 14090202000008号

    律师提示:本网站所刊登的各种信息,均为忻州在线版权所有,未经协议授权,禁止下载使用,凡不注明出处的将追究法律责任。

    地址:山西省忻州市长征西街31号 热线:0350-3336505 电子邮箱:sxxzrbw@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