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今年以来, 市供销社在省供销社和市委、市政府正确领导下,大力发展农产品流通网络,积极推进农产品产销对接,加快提升现代流通服务水平。
因地制宜,县、乡、村三级流通网络全面恢复发展。利用原有土地等资产改建,拓展经营服务范围,寻求开放合作。截至目前,全市系统共有各类经营服务网点451个。如五台县东冶镇、忻府区奇村、原平市轩岗等基层社通过建设大型超市等模式,重塑供销社形象;神池县社依托县供销社和相关社属企业的支持,改造升级了长畛乡供销综合超市,为乡村群众提供柴米油盐等日用商品及农资用品。
加强合作,产销衔接的流通网络格局逐步形成。紧扣“快递到乡进村”末端配送环节,与商务、邮政等部门及快递企业通过共建共享方式,整合仓、货、车、线路、网点等资源,集约化构建乡村物流配送网络,让农民享受到便利。先后有韵达、圆通、申通、中通、极兔、德邦等快递企业入驻共配中心,统一开展统仓共配运行,大大便利了周边群众。
内联外引,农产品冷链物流体系加快建设。积极争取项目资金,加强系统内部合作,引进社会资金。市供销社积极探索发展冷链物流,促进农产品和生鲜消费品销售。宁武县余庄供销社利用综合改革资金25万元建成冷藏库和冷冻库,仓储容积300立方米;宁武县盘道梁供销社与农民专业合作社合作新建冷链物流库400立方米,集仓储运输、冷藏保鲜、初加工等服务功能,补齐了农产品产地“最先一公里”短板;偏关县社引进偏关塞上林湖商贸有限公司,打造从农田到餐桌的全品质管理品牌,与本地农业经营主体深入精准对接,采用B2B食品供应模式,实现农产品产销精准对接,目前已成为区域内各类学校、机关等食堂的食材供应商。
(赵慧林)
(责任编辑:梁艳)